<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時間:2024-08-22 12:27:02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浦東新區教育科學研究所 杜曉華

    (個案)

    日期:1999年5月

    學校:上海市某市重點中學

    課題: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

    執教:該校音樂教研組長(中學一級教師、專升本在讀)

    1999年5月,我應上海市教育督導室邀請,參加對上海市某重點中學進行為期三天的督導工作。其中我與原市教研室副主任陳仲良先生一起聽了該校的高中音樂欣賞課。

    執教教師開門見山,一開始就向學生提問:“你們知道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嗎?”,學生似乎對老師的提問沒有作出任何反應,老師非常耐心地等待學生的回答,在短暫的沉默以后,老師熱情地對學生講:“梁山伯與祝英臺是我國民間流傳的愛情故事,……”于是,教師有聲有色地完整的講述了這個動人的故事。在這個過程中,我注意到兩個問題:1、老師講述的故事并沒有吸引學生的注意;2、時間已過了半小時,此時老師開始轉到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這個主題上,接著教師介紹了什么是小提琴協奏曲,至此所剩時間不多,當老師播放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時,已經接近下課。

    思考題:

    1、現在的高中生是否了解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愛情故事,

    2、除了在課堂上以不少時間來講述《梁祝》的故事外,有沒有其他更好的辦法。

    3、在一所市重點高中的音樂課里聽到的這節音樂欣賞課,該引發我們去思考哪些問題。

    在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中,由于教師對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的片面理解、乃至對音樂藝術其特征的錯誤理解,出現了各種各樣有背于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規律的現象,造成了教學效果較差,并產生不良后果:一是使學生失去了獲得音樂藝術實踐能力的最佳啟蒙時機,二是延誤了學生音樂藝術實踐能力最佳發展時期。由于音樂藝術學習有其本身的規律性和特殊性,錯過了最佳啟蒙時機和最佳發展時期,會造成一批原本愛好音樂的學生的終身遺憾。筆者在聽了100節中小學不同年級的音樂欣賞課后,(其中包括杭州、江陰、上海的浦東新區和其他區縣)發現一部分教師在音樂欣賞教學上已走入了誤區,歸納為以下幾種類型。

    一:語言替代型。

    “語言替代型” ,顧名思義即以語言替代音樂。

    音樂是音響的藝術,因為音響在時間中展開,因此音樂也是時間的藝術。音樂藝術的這兩個特征決定了中小學音樂欣賞教學應以聽賞為主,教學中必須把一定的時間留給學生聽音樂;同時也要留有學生想象的空間。但是,有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慣于以自己的語言來解釋音樂,極其有限的教學時間在教師的語言表述中消失,留給學生的只是與音樂完全不同的記憶:盡管音樂和其他藝術一樣,是現實生活的一種反映。但它是訴之于流動的音響中,依靠于聽覺來感受的特殊藝術形象。這種形象是非視覺性的(看不見,盡管有人用色彩來引發人們對音樂的感受和想象),也是非語義的(不是一種確定性的語言)音樂是由音響通過聽覺,產生聯想、表象、想象等心理活動過程,而音樂在流動的音響中以音的高度、長度、力度和音色的變化 ,通過旋律、節奏、節拍、音區、音色、調式、調性、和聲、復調、曲式和織體等表現手段、才能塑造出藝術形象。由于聽覺感受到的音樂信息是非語言義的,它對現實的反映比較間接,因此音樂藝術具有某種不確定性,絕非是用確定性很強的文字語言可以表述的。那種以語言替代音樂的音樂欣賞教學其效果充其量只是詩歌、散文、故事即語言給人的感受,這樣就完全不符合音樂欣賞審美的規律。

    誠然,音樂藝術與語言藝術都是藝術,語言也是一種音響,但是,語言仍然不能替代音樂,教師以自己對音樂的理解,或依據教學參考書來解釋音樂只能有限地、定向引導學生的想象,而音樂藝術的某種不確定性,給予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不同年齡、不同文化層次、不同經歷的人都會有不同的感受、不同的體驗和理解。因此,教師需要的是適當的引導或提示,而不是以長篇大論口頭語言來替代音樂。

    形成語言替代型的原因較為復雜,有的教師具有很好的條件,如:文學底子好、語言表達能力強,對音樂有自己的見解,這樣的教師在忽視了音樂的非語意性的前提下,常常會形成一種習慣,即:以語言替代音樂。在我聽課的教學中,一部分教師屬于此類。另一類教師由于并不具備音樂教師的全面能力結構,無奈之下大量地按教學參考書提供的資料向學生“介紹作品”。

    二. 單一欣賞型

    “單一欣賞型”,即教師找來了許多音響資料,整堂音樂課用以音樂欣賞的單一課型。這種單一的課型不符合普通教育的音樂課堂教學原則。

    中小學的音樂教育是非專業音樂的音樂教育,這種普通學校的音樂課具有多項內容的綜合性,因此音樂教師必須具備從事歌唱教學、器樂教學、律動教學、欣賞教學、創作教學的基本能力和音樂的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教學的能力。一般的音樂課堂教學都是由多項教學內容構成的綜合課。因此教師必須善于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和結構。

    根據上述原則,“ 單一欣賞課”課型不利于學生的音樂素質全面發展,“單一欣賞課型”使學生在教學進行過程中處于一種被動的聽覺參與和思維參與的地位,而長時間的被動狀態會使學生對音樂課失去興趣。學生們常說的“我們喜歡音樂,但不喜歡音樂課。”椐調查,“單一欣賞型”的音樂課,也是學生們不喜歡音樂課的原因之一。當然,其中還有其他種種因素,如過多的強調音樂的專業知識,也是影響學生喜歡音樂課的原因,但是,這種心理疲勞和興趣抑制肯定是單一欣賞課型所造成的。

    顯然,單一欣賞型的產生,不僅不利于青少年學生的音樂素質全面發展,由于過多地灌輸許多音樂的專業知識(教師常常以自己在大學讀書時的感受,并以大學教師教學的模式照搬行之),中小學生難以接受,在造成中小學生心理疲勞和興趣抑制后,拒絕音樂課是這種課型的必然結果。

    單一欣賞型的產生,主要是教師對普通學校音樂教育的性質,目標不甚清楚,一見教材中有音樂欣賞的內容,就將其用整堂課單獨上欣賞課,并上得十分專業。此外,有些教師是因為不具備音樂教師的全面能力結構,如自己在音樂專業上有多方面的能力缺陷,于是,采取不利于教學效果的“揚長避短”的課型。

    誠然,現在的高中《藝術欣賞》課程,各地的教材均分為《音樂欣賞》和《美術欣賞》兩部分,就《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

    【音樂欣賞教學的誤區與審美實踐】相關文章:

    淺談高中音樂欣賞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03-08

    音樂欣賞中的審美心理定勢研究論文11-30

    漢語言文學教學在審美教育的實踐12-11

    對音樂欣賞教育理念與實踐的探索03-18

    舞蹈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06-20

    文學教學中的文本審美探討03-12

    音樂教學的誤區和對策03-08

    中學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論文11-21

    高校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論文12-03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综合精品蜜芽| 久久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三区|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导航| 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久电影蜜臀|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国产V片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综合色区在线观看| 国产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最新欧美性爱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精品| 久久人人超碰精品CAOPOREN|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人人精品|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无码|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99热精品| 最新精品国偷自产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国产福利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亚洲精品国产福利一二区| 久久久国产精品网站| 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一级高清片| 亚洲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思思99热在线观看精品| 亚洲人成国产精品无码| 国产精品亚洲成在人线|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 伊人久久无码精品中文字幕|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久久久精品2019免费观看|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 | 亚洲精品国产成人片| 国产精品久久波多野结衣| 蜜臀精品无码AV在线播放|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精品无码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