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促進論文

    時間:2024-08-09 14:59:52 教育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促進論文

      摘要:21世紀是新媒體時代,以網絡為依托的新媒體給全世界帶來了非同尋常的機遇。新媒體以其數字化、多媒體、實時性和交互性傳遞新聞信息的獨特優勢而成為高校教育信息資源最為豐富和相互交流最為便捷的媒介,極大地影響著高校學生的思想、學習和生活。

    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促進論文

      關鍵詞:新媒體;人文素養;教育平臺

      新媒體具有高實效、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動、跨文化、數字化、虛擬化、傳播空間開放的傳播特性;新媒體作為工具可以進行基于搜索、下載、閱讀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可以營造氛圍,可以交流感情,可以全時、實時傳播多樣化內容,可以進行輿論監督。新媒體是現時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有效實現的最新載體,它以其先進的電腦、網絡技術,多樣化的傳播手段,高效的傳播力度以及影響廣度,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拓展平臺、創新載體、豐富信息、提高效率等方面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一、新媒體拓展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平臺

      隨著新媒體的興起和發展,人文素養教育在傳統意義上的物理空間的宣傳和傳播的物質環境發生了釜底抽薪的置換,新媒體構筑的虛擬空間應運而生。這一空間的出現,延伸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場景,拓展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平臺。在新媒體的虛擬世界里,交往者的性別、相貌、年齡等私人信息不會顯現,交往者甚至可以將自己設計成自己理想的角色,由此創設的這種虛擬環境和角色進一步縮短了人們之間交往的心理距離,使人可以敞開心扉地暢所欲言。借助這種虛擬的情景,教育者可以通過變換身份來結交眾多學生朋友,彼此交流。在這里,大學生朋友可以拋開一切的心理負擔,可以毫無顧忌地宣泄心中的煩惱、苦悶和迷惘。師生之間通過建立飛信群、QQ群、MSN群,通過網友的形式交往。有時,一些不宜當面表達的內容可以通過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交流,這就為師生之間的交流提供了一個極好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導者,學生和教師之間真正實現了平等交流。在這樣一種輕松的環境里,很容易使許多問題在不知不覺中解決。新的人文素養教育平臺為新的人文素養教育手段和方法提供了可能性,在這樣一個比較現代化的平臺中,讓人文素養教育有了一種煥然的新氣象。此外,微博作為新媒體時代大學生學習、交流時政熱點的一種新興形式,備受廣大青年學生青睞。高校教師和輔導員借助博客、微博等個性化新媒體溝通工具走進學生的思想世界,扮演著普通網民、聆聽者、討論者、詢問者、解答者、整理者、服務者、建設者、溝通者各種角色,搭建了人文素養傳播的新橋梁,增強了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輻射力和影響力,從而實現向大學生傳遞人文素養教育主流意識形態的目標。

      二、新媒體創新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載體

      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實施需要借助一定的載體來實現,新媒體物質形態的不斷豐富和發展及其所依托的互聯網及移動通訊技術的發展日趨成熟,新媒體的應用形式層出不窮,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創新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載體。在以往的人文素養教育中,教師處于中心地位,學生主要處在被動學習的狀態,上課形式主要是課堂講授,學生所學習的內容基本來自于教師、教科書和教室,也就是赫爾巴特所謂的“三中心”主導著整個課堂,教學方式主要是教師講授、學生接受的“授———受”式,教育手段的過于單一使得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下降,人文素養教育的效果不明顯。個人博客、微博、論壇、即時通訊軟件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工作者了解和掌握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動態提供了物質載體,通過博客、微博即時追蹤大學生主流意識形態認同狀況,針對大學生所關心的熱點、焦點問題,利用各種媒體發表相關信息及時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釋疑解惑,推動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同時,人文素養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將人文素養教育的相關內容通過各種媒體發表,吸引大學生的點擊,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養成提供間接渠道。另外,教師可以借助新媒體的信息表現形式生動地表達人文素養教育內容,如精品課程網站、學校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在使得學生獲取信息和資源的途徑增加的基礎上,內容更豐富,共享性更高,效率更快。總而言之,新媒體作為人文素養教育的新平臺,是對傳統的說教的人文素養教育方式的有利補充,使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從傳統的師生“面對面”轉換到現在的“鍵對鍵”,通過潛移默化的影響,進一步增強了人文素養教育工作的輻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新媒體豐富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信息

      新媒體背景下,新媒體載體的應用為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構筑了一個信息海量的信息資源庫,不僅提供了大量的文字資源,還包含視頻及影音材料,豐富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信息資源。具體表現為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對固有信息的補充和連接豐富了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資源。在新媒體環境中,各種信息層出不窮,借助于新媒體這一信息傳播載體,將主流意識形態相關信息依托新媒體技術的發展輸入到新媒體所構筑的信息傳遞平臺中,世界各地的信息資源得以高度傳播和利用,進而實現了信息共享,極大地突破了傳統的純文本形式的束縛而使人文素養教育的相關信息內容更為豐富。二是對動態信息的更新實現了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資源量的增加。借助新媒體信息傳播即時交互性的特點,可以使大學生及時獲得各種與人文素養教育相關的信息。新媒體信息資源的開放共享,使得最新的理論成果、研究前沿信息等相關資料便于大學生自主獲取和學習,滿足個性化需求,推進人文素養教育基本理論在大學生中的普及率和影響度,促進大學生對人文素養教育理念的認同。三是新媒體構筑的“虛擬空間”中積聚了豐富的信息資源,既有文本、圖形,也有釆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的圖像、電影等,多種信息綜合的表現形式,通過各種手法不同角度表現同一形態內容,使高度概括和抽象的形態原理、概念變得具體、形象。借助極高的文化與科技含量,將人文素養教育的本質隱含在歷史文化知識和現代科技信息之中,從而實現對大學生的有效滲透,增強對人文素養教育的價值認同感。

      四、結語

      新型媒體的發展對于大學生的人文素養教育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也帶來了一些負面的影響,這就要求在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過程中,要努力發揮媒體信息攜帶的正向能量,消除負向能量。

      參考文獻:

      [1]陳慧羲.新媒體視域下大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研究[D].吉林大學,2014.

      [2]吳丹.新媒體背景下高校人文素質教育途徑探索[J].現代交際(學術版),2017(6):134.

    【新媒體對大學生人文素養教育的促進論文】相關文章:

    信息時代媒體素養教育研究論文12-04

    淺析大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03-15

    人文素養教育的必要性論文(精選6篇)01-04

    高校物理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的論文11-16

    高中美術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論文11-17

    大學生手機信息素養教育論文12-04

    新媒體在幼兒教育中的應用探究畢業論文12-07

    新媒體傳播論文參考文獻01-17

    論文:多媒體教學提升英語文化素養11-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麻豆VA在线播放| 精品亚洲aⅴ在线观看| 欧美性videos高清精品| 看99视频日韩精品| 久久国产精品偷99| 亚洲精品色婷婷在线影院| 中文字幕精品久久| 国产精品熟女高潮视频| 久久99精品国产麻豆宅宅|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884aa下载| Aⅴ精品无码无卡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福利尤物免费|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 欧产日产国产精品精品|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久| 99国产精品无码|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沈樵| 精品久久人人妻人人做精品|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久久久|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精品国产福利第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99免费精品视频| 精品无码综合一区| 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国产精品77777| 色欲国产麻豆一精品一AV一免费| 亚洲精品WWW久久久久久 | 精品无码国产污污污免费网站 |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 精品国产爽爽AV| 亚洲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高清在线精品一区| 欧美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精品国产网红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网| 四虎国产精品免费久久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