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淺談從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談信息技術學習評價

    時間:2024-10-08 23:53:41 論文范文 我要投稿

    淺談從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談信息技術學習評價

        論文關鍵詞:信息素養 學習評價
        論文摘要: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可見,信息技術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 
      隨著以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在社會各領域中的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教育已成為現代社會公民全面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了適應當今和未來社會的要求,學校教育要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人類邁進信息社會,信息素養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科技發展的重要標志。對學生進行信息素養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
      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提出了《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可見,信息技術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對于21世紀的學生來說,基本的“信息素養”應包括:①信息獲取的能力。②信息分析的能力。③信息加工的能力。④信息創新的能力。⑤信息利用的能力。⑥協作意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
      在《信息技術》課的教學中,如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合理的評價?如何評價更能促進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和提高?本文試運用當前相關的研究理論以及學校的教學實踐,研究和探討在信息技術課中對學生實施“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的學習評價”。
      1 評價不是區分,而是為了促進學生轉變性發展
       就我校的實際情況來看,學生的實踐能力參差不齊。學生個體由于起點不同,在學習中碰到的問題也會有所不同。評價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別差異,考慮學生的實際水平和發展需要。因此,面對不同的學習個體與問題情境,不應該采用簡單劃一的評價標準。學習者需要的是一種不同起點下的“挑戰性”驅動。評價不是區分,而是為了調節學習者的行為,促進學生個體“轉變性”發展。
      當然,在具體的實踐中,我們仍可以采用“區分”,但這僅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從本質上講,這種“區分”仍應成為個體學習中轉變性發展過程,是為了改進,而不是鑒定或選拔。
      2 評價應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而不僅僅只關注學習結果
       信息技術教育教學內容從傳授計算機基本知識轉到利用計算機和網絡作為工具幫助學生更好地自主學習和探討。信息技術教育的過程,是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也是學生的一個創造過程。在學生完成一件作品、利用計算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都需要學生開動腦筋、大膽想象,自己動手,讓學生進入主動探求知識的過程。
      評價應貫穿整個教學活動,而不只是在教學活動之后。傳統評價方式是靜態的一次性操作方式,不利于將評價和教學過程結合起來,尤其忽略了對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形成過程的考查。如果采用動態評價來取代傳統的靜態評價,將會使評價對象和范圍有所突破:使之從對學習結果評價的單一范疇(對知識、技能掌握程度)的檢查擴大到整個信息教學領域,包括對學生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發布信息過程的評價、學生使用信息技術的行為和態度的評價以及在掌握信息技術過程中與人協作、交流的評價。
      3 評價應有利于學生對知識、技能進行自我建構
       近年來由于建構主義理論的興起,使評價必須重視學生認知建構的個體差異。建構教學論認為,知識的建構通過學生的自我反復調節完成,由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有自己的一套最佳的學習方式,因而各人的知識建構方式不一定相同。建構論認為,認知個體是在主動地解釋客觀世界,認知個體處在不斷發展與改變的過程中。因此,基于建構論的學習評價應重視考核以下幾方面:
      ① 學生對計算機基本知識及網絡知識的自我組織;
      ②學生真實的信息加工表現;
      ③學生學生選擇和使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④學生的建構過程和信息能力的發展。
      4 注重自我評價和他人評價相結合
       學習評價的組織形式一般可分為“他評”和“自評”兩種,其中“他評”又可分為“教師評”和“學生評”。在通常的情況下,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占居多數。但是,學生評價不僅僅是教師的責任,從一定意義上來說,學生應該成為評價的主人,信息教師應該盡力創造條件,力圖讓學生也擔負起評價的責任。
       學生參與評價可分為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學生間的相互評價。學生自評有利于形成學生自我認識、自我評價能力,學生互評主要是形成集體標準。學生參與評價能引起學生強烈的興趣,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也能促進學生的自我教育。讓學生在集體性評價中主動地展開評價與自我評價,通常可通過小組討論或小組競賽評比活動來完成。
      無論是教師評價還是學生間的相互評價,都應該強調評價學生既要有客觀性,又要帶有鼓勵性,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充滿信心,哪怕暫時的退步也要把它作為進步的起點。只有這樣的評價才會給學生帶來不斷上進的勇氣。當然,在學生的自我評價與相互評價中也應強調發現自己的長處和發現別人的優點。
      5 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相結合
       由于信息技術的學習評價涉及的問題較多,且有些問題難以量化,如:對學生信息意識的評價、運用信息技術工具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評價、網絡環境下與人合作行為的評價以及是否自覺地按照法律和道德行為使用信息技術的評價等等,因此學習評價應以定性評價為主,定性和定量相結合。
       教師可將定性評價貫穿于整個教學活動之中,定量評價要與具體的模塊教學相結合。在具體實施時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可分別采用評定和檢測進行。
      
       總之,學習評價最終目的不僅僅是考核、鑒定,更重要的是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發展學生處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為終身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教育部文件:《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指導綱要(試行)》
      [2] 何克抗:《建構主義──革新傳統教學的理論基礎》
      [3] 苗逢春:《 信息技術教學評價的科學設計與有效實施》

    【淺談從提升學生信息素養談信息技術學習評價】相關文章:

    淺談信息技術教學中的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11-14

    淺談信息技術與中學生信息素養的培養11-14

    淺談如何提升學生的科學素養論文08-09

    淺談提升大學生的網絡媒介素養論文02-20

    教育提升青少年信息素養03-29

    談信息技術教學之我見03-05

    淺談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12-11

    淺析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課培養學生信息素養11-14

    信息中介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淺談03-22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国产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国产|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西瓜精品国产自在现线|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久久99久久99精品免视看动漫| 亚洲一日韩欧美中文字幕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 | 无码囯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欧美精品区一级片免费播放|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大桥未久|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99| 色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三级|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精品|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91| 久久福利青草精品资源站免费 | 精品午夜福利1000在线观看| 911亚洲精品国产自产| 免费精品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 国产精品igao视频网| 久久精品亚洲中文字幕无码麻豆| 亚洲精品无码MV在线观看| 在线精品亚洲一区二区小说| 亚洲综合精品网站| 亚洲精品一级无码鲁丝片| 亚洲国产精品人人做人人爱|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女人久久久 | 亚洲AV永久纯肉无码精品动漫| 亚洲视频在线精品| 亚洲日韩中文在线精品第一| 亚洲av日韩精品久久久久久a| 亚洲精品午夜无码专区|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 | 性欧洲精品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