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

    時間:2024-08-20 19:15:41 其他類論文 我要投稿

    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

      心理學是一門研究人類心理現(xiàn)象及其影響下的精神功能和行為活動的科學,兼顧突出的理論性和應用(實踐)性。下面是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請參考!

    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

      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

      心理學本科生心理咨詢技能提升探析

      摘要:針對目前高校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模式,通過“教、學、做、評、思”五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培養(yǎng)和提升應用心理學本科生的心理咨詢技能和實際應用能力。

      關鍵詞: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心理咨詢技能;實踐教學模式

      隨著時代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fā)展,急速的社會變遷也引發(fā)各種社會心理問題,人們對心理學專業(yè)也越來越重視,自從1998年應用心理學專業(yè)被列入本科專業(yè)之后,全國有230多所本科院校開設心理學專業(yè)。但是從社會對應用心理學專業(yè)人才的需求來看,學校的培養(yǎng)目標與社會的需求間還存在巨大差距。以某重點高校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就業(yè)情況為例,就業(yè)率保持在百分之八十到九十,雖然只有少數(shù)學生畢業(yè)后沒有就業(yè),但是有將近百分之四十的學生找到的工作與所學專業(yè)關系不大。這樣的現(xiàn)狀使得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發(fā)展處境非常尷尬。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學生的畢業(yè)去向一般為中小學心理教師、專業(yè)的心理咨詢機構、監(jiān)獄、醫(yī)院和企事業(yè)人力資源管理,但是用人單位認為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不夠,初入職場的畢業(yè)生則認為是在學校的學習中缺少實踐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而應用心理學專職教師也一致認為理論與實踐脫節(jié),缺少心理咨詢的實戰(zhàn)技能,是目前心理學學科發(fā)展面臨的困境。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實踐教學中出現(xiàn)的問題是人才培養(yǎng)的薄弱環(huán)節(jié),這一短板也直接制約專業(yè)的發(fā)展,因此,要提升應用心理學專業(yè)的教學質量,必須改進實踐教學的模式,以便培養(yǎng)受社會歡迎的專業(yè)型人才。

      一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實踐技能培養(yǎng)中存在的問題

      應用心理學本科生的實踐教學在各高校也越來越受到重視,有的高校也形成自己的一些特色。比如浙江大學采用導師制與核心課程相結合的核心能力培養(yǎng)模式,北京師范大學“6+1”培養(yǎng)模式以及沈陽師范大學采取小學期實踐教學的方式[1]。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問題:第一,各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的過程不夠深入,一般都傾向于形式化;第二,學校內的實訓基地的真實度不夠,和校外的基地合作流于形式,沒有讓學生進行長期的實踐,沒有“走出去”的實戰(zhàn)演練。第三,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理論知識與實際操作相分離,以學習心理咨詢技術為例,學生學習咨詢心理學和心理治療學的各個理論流派,也熟記每個流派的方法,但是不能將所學的知識點融會貫通地運用,還是不能解決實際問題,這就是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主要難題之一;第四,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差,教師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很多學生采取消極的態(tài)度對待教學實踐環(huán)節(jié),不能主動學習,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和追求創(chuàng)新的精神,習慣于老師的灌輸式學習,面對老師布置的任務,不能自覺開動腦筋。

      二“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模式的提出

      工作坊教學模式是實踐性非常強的教學模式,它最初起源于德國,在20世紀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產生。其主要特色是在一個互助的小團體中形成輕松的、有趣的氛圍,每次活動設定一個專題內容,圍繞主題內容開展多種形式的心理互動活動。通過心理體驗活動學習理論知識、增加體驗領悟。本文主要以“表達性繪畫藝術案例督導工作坊”為例,從“教、學、做、評、思”五個環(huán)節(jié)來闡述如何通過心理輔導和體驗互動解決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心理咨詢技能提升遇到的瓶頸,目標是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心理咨詢專業(yè)技能。

      (一)“寓教于樂”的教學思想

      “教”指的是在工作坊模式下教師教授參加者關于工作坊主題的相關知識,當然這些知識的講授并非傳統(tǒng)的認知教學模式。傳統(tǒng)的認知教學模式是以心理學理論知識的掌握和考核為主,而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教師的“教”教的是心理咨詢的技術和方法。以“表達性繪畫藝術案例督導工作坊”為例,在工作坊開始前采用自愿報名的原則,在系統(tǒng)學習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基礎課程的應用心理學專業(yè)本科生中選取20名對繪畫心理治療感興趣并有意愿參加課外實踐教學活動的學生,參加每周一次,每次2.5小時的表達性繪畫藝術工作坊活動,“表達性繪畫藝術督導工作坊”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理論講授的主題是:(1)第一單元:繪畫治療總論;(2)第二單元:線條顏色繪畫心理分析;(3)第三單元:樹木測驗與心理疾病篩查;(4)第四單元:人物測驗與自我認識;(5)第五單元:房樹人測驗繪畫分析;(6)第六單元:五維畫測驗;第二階段為以小組為單位的團體繪畫心理活動體驗階段:(1)第一單元:畫出你心中的自己;(2)第二單元:相親相愛一家人;(3)第三單元:心中曼陀羅;(4)第四單元:我的家庭圖;(5)第五單元:風景構成法;(6)第六單元:離別和祝福。相對于傳統(tǒng)教學模式,案例督導工作坊的教學模式是開放的、嶄新的、活潑的,不拘泥于講授形式的,在每個單元課程內容開始前,教師會帶領學生做一個熱身活動,以便將注意力轉移到課堂上,并活躍團體氛圍,會選擇有趣的心理活動,如“大風吹”“松鼠和大樹”“進化論”“輕揉體操”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角色也發(fā)生重要轉變[2]:教師不再是知識傳播者而是活動的設計者、參與者、引導者,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是平等的,在工作坊教學模式下,教師與學生一起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作用是啟發(fā)學生思考對活動的感悟,對自我的發(fā)現(xiàn)和對人生的理解。

      (二)“在做中學”的學習策略

      美國教育家泰勒[3]認為:“學生學到什么取決于他做什么,而不是教師教什么。”在做中學是有效的學習策略之一。實踐教學基地建設和實踐教學活動的實施是高等學校培養(yǎng)人才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表達性繪畫藝術工作坊”為例,學生的理論學習和體驗活動是和去福利院基地實習一起進行的,講授完一個單元內容,參加的學生們就去福利院給孩子們做相應的心理繪畫體驗活動,再將收集的`福利院兒童的畫作在下一周工作坊的時間進行小組分析討論和教師講解,根據(jù)每一位孩子的畫作特點(如色彩、畫作內容、表達心情等)進行心理學解讀,明確心理干預方向。所以案例督導工作坊模式下學生的學習有以下優(yōu)勢,第一,在“做”中學習掌握繪畫心理咨詢的技巧,學會繪畫技術應用于心理輔導工作[4]。學生一邊實習一邊進行理論學習。第二,在“做”中學會運用理論知識,提升對理論學習的自信心,能夠獲得學習的成就感,提升學習興趣。第三,在“做”中學會團隊合作,解小組成員的需求和愿望,能夠形成凝聚力。例如在“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單元教師讓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沒有語言交流的團體繪畫,每人每輪畫一筆,然后經過十幾輪過后,形成一幅整體的畫作,再給畫作命名,并以小組為單位全班展示。整個過程既是團隊合作能力的培養(yǎng),又是心理咨詢技術的運用,增進小組的成員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培養(yǎng)互助合作的精神。第四,在“做”中學會探索,培養(yǎng)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發(fā)現(xiàn)能力。探索自己的內心深處的同時,體察他人的內心世界。比如“畫出你心中的自己”這個單元,教師涉及課程的目的就是讓學生通過繪畫的形式發(fā)覺自己的性格特點,更加解自己,增進自我認識。同時也會安排以小組為單位的互相討論,就小組成員的性格特點進行分析。

      (三)“互動評價”的教學活動

      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互動討論是工作坊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以“心中曼陀羅”活動為例,參加者在創(chuàng)作完曼陀羅作品后,說出自己對畫作的感知和理解,同時小組成員也會參與到討論之中,與創(chuàng)作者一起討論畫作反應的心理內涵。再如在福利院兒童的畫作中,房樹人繪畫測驗不同的人會看到不同的內容,通過同伴的討論,開闊眼界,更好的學習繪畫心理咨詢的技術,既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又有利于掌握技術的精髓,所以“互動評價”這一環(huán)節(jié)在案例督導工作坊教學模式中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質疑的良好品質,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同時聯(lián)系表達溝通的能力。

      (四)“反思提升”的訓練方法

      “反思提升”中的“思”包括以下兩點,第一,是學生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收獲的反思。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每次工作坊活動結束前,教師會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位小組成員用一句話來表達今天參與活動的感受,這也是反思提升的訓練。第二,學生在整個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結束后收獲的反思。在案例督導工作坊中,教師會對參加福利院社會實踐的應用心理學本科生布置家庭作業(yè),每個學生每次去福利院后要形成當天的工作記錄,在整個12次志愿服務工作結束后,結合老師同學的案例分析,也要撰寫一份整體的案例報告,案例報告的撰寫過程就是實踐反思的過程。另外,學生的“思”主要是對自己從“教、學、做、評”方面實踐教學訓練狀況進行反思。而在教學實踐中教師也要定期反思,這樣才有益于學生的成長,達到提升內涵的效果。這樣教與學的雙方經過課后的“反思提升”實現(xiàn)學會反省自己,有益于促進學生的個人成長,將實踐教學落到實處[5]。

      三小結

      結合福利院社會實踐基地的效果,我們就以下幾個方面對“案例督導工作坊”實踐教學效果予以評價,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掌握心理學的專業(yè)知識和專業(yè)技能,使其具有從事心理咨詢或人力資源相關行業(yè)的基本職業(yè)素質和能力。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學生的認識能力顯著增強,學生能夠通過案例督導工作坊活動更加客觀,準確地認識自己,擴大自我意識范圍,開闊眼界,更客觀地評價他人和周圍環(huán)境;其次,學生的專業(yè)能力顯著提高,活動加深對理論的理解,在實踐過程中進行重新體會,針對實踐中的案例教師予以及時準確地指導,實際接觸真實的心理輔導工作,增加學生對專業(yè)的熱愛,能夠穩(wěn)固樹立專業(yè)思想;再次,學生的實踐能力迅速提升,學生能夠將所學知識運用到實際問題中,邊學邊做,在做中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問題,開拓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培養(yǎng)積極性;最后,學生的綜合能力有所提高,綜合能力包括溝通能力、組織能力、自我認識能力等綜合素質,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獲得提升,進而使得學生的就業(yè)信心顯著增強。

      參考文獻

      [1]歐賢才,劉惠珍,楊曉玲.應用心理學專業(yè)“345”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4,1(129):139-144.

      [2]黃越.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大學教師角色—以翻譯課堂教學為例[J].大學教育科學,2011,6(130):56-60.

      [3]周永紅.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J].中國電力教育,2014,15:122-123.

      [4]曾金霞.工作坊教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心理咨詢技能訓練策略[J].廣西教育,2016,8:112-114,122.

    【大學生心理學影響論文】相關文章: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范文12-03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06-14

    情緒對大學生心理旋轉的影響研究論文提綱03-27

    大學生異地戀問題及其影響分析論文05-02

    莊子人生哲學對大學生思想人格的影響論文02-14

    有關創(chuàng)業(yè)技能教育對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意愿的影響的論文03-23

    網(wǎng)紅現(xiàn)象對大學生價值觀影響論文04-17

    大學生幸福心理學論文(通用8篇)06-21

    文化對教育的影響論文(精品)09-13

    心理學論文開題12-11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国产成人精品国产成人亚洲|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精品国产自在在线在线观看| 亚洲中文久久精品无码ww16| 99久re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6| 国产午夜福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亚洲欧洲国产精品你懂的| MM1313亚洲国产精品| 青春草无码精品视频在线观|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国产色婷婷五月精品综合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日韩精品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99爱在线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亚洲精品一二区| 四虎精品免费永久在线| 国产精品青草久久久久婷婷| 91国内外精品自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涩涩涩视频网站|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国产清高在天天线| 欧洲精品99毛片免费高清观看|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秋霞电影影院| 亚洲а∨天堂久久精品9966| 无码AV动漫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7777| 久久久久一级精品亚洲国产成人综合AV区| 久久se这里只有精品| 日韩精品欧美| 亚洲AV成人精品网站在线播放|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免费3p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22| 国产精品日日摸夜夜添夜夜添1国产精品va欧美精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乱码视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