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管理探究管理論文
摘要:
市場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企業管理者對財務風險只有采取有效措施來降低風險,而不可能完全消除風險。本文通過探討企業籌資風險、投資風險、應收賬款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的成因,論述企業對財務風險進行防范規避和管理的辦法。
關鍵詞:財務風險,籌資活動,投資活動,應收賬款,收益分配
1、財務風險的定義
狹義的財務風險通常被稱為舉債籌資風險,是指企業用貨幣資金償還到期債務(即償還到期的本金加利息)的不確定性。這種觀點認為財務風險只與負債經營相關,沒有債務也就不存在財務風險。
廣義的財務風險就是指企業財務活動由于受不確定因素的影響,使企業實際財務收益與預期收益發生偏離,因而蒙受損失的可能性。它不僅僅是籌資風險,還應包括投資風險、應收賬款、收益分配風險等。
2、財務風險的成因
2.1籌資風險的成因
企業籌資是指企業根據現實的生產經營狀況和資金周轉情況,以及企業未來經營發展策略進行科學決策,運用特定的渠道和形式向投資者籌集債權資金的財務活動。籌資風險包括利率風險、財務杠桿效應風險、再融資風險、購買力風險、匯率風險等。其產生主要由于舉債經營決策失誤或客觀經營條件發生惡化造成。例如資金的供需情況、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企業籌資而導致的財務成果不確定等因素都會給企業帶來籌資風險。
以下幾個重要方面都會帶來籌資風險:第一,客觀的金融市場狀況。金融市場的資金供求狀態直接影響企業負債經營的負債利息率,一旦發生市場波動和政策的變動,都會給企業帶來籌資風險。第二,不合理的負債規模。負債規模越大,用于利息的費用支出也相應增大,由此帶來更大的財務風險。同時,企業的負債期限結構,即債款的長短期限結構也對籌資風險產生重大影響。第三,企業自身經營帶來的風險。企業的經營或直接影響利潤大小,從而直接影響利息的支付和償債能力。第四,企業投資收益率和債務資金利息率的不確定性。當企業收益率高于債務資金利息率時,使用債務資金運轉能提高企業收益率;當企業收益率低于債務資金利息率時,反而會降低白有資金的收益率,甚至發生虧損導致資不抵債。
2.2投資風險的成因
企業的投資活動是指其從自身利益出發,追求資產保值和增值的一種生產經營活動。投資風險則是指企業投入一定資金后,因市場需求變化而對最終收益與預期收益產生影響導致偏離的風險。投資風險主要包括利率風險、匯率風險、金融衍生工具風險、再投資風險、違約風險、通貨膨脹風險、道德風險等。
導致投資風險的產生有以下主要原因:第一,非科學性的直接投資過程。進行投資前,沒有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研究;投資過程中可能受到市場行情、資金運轉、物資供應等種種原因的影響;投資后的運營又會受到通貨膨脹、市場供需狀況、成本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這些都將帶來直接投資風險。第二,非分散化的投融資組合將使投資者承擔額外的風險。第三,直接投資與金融投資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從而帶來投資風險。
2.3應收賬款風險的成因
應收賬款是指企業因銷售商品、材料、提供勞務等,應向購貨單位收取的款項,以及代墊運雜費和承兌到期而未能收到款的商業承兌匯票。
賬款的回收時間風險和賬款的回收數額風險是應收賬款風險成因的兩個主要表現。當客戶超過信用期限未及時付款或者無法收回全額賬款,可能使得拖欠風險進一步轉化為壞賬風險。
2.4收益分配風險的成因
收益分配是企業利潤循環的最后一個環節,是資本的提供者對收益總額進行分割的活動。收益分配的風險則指由于收益分配可能給企業的后續經營和管理帶來的不利影響。
收益分配風險源于人們認識的局限性和客觀事實變化的不可預見性,因此它是客觀存在且不可避免的。收益的確認方式和會計記賬方式,以及對分配時間、形式和金額的把握都會帶來收益分配風險。
3、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
3.1籌資風險的管理
企業進行籌資前應當進行周密的財務分析和全面的市場調研,從企業經濟利益出發,正確合理地全面監督經濟活動,并分析不同渠道資金的成本以及對企業經營的影響,盡量以最低的成本獲得充足的資金供應。籌資時需注意科學合理確定負債規模和財務結構,選擇正確的籌資方式和時機,并且加強財務監控機制進一步防范籌資風險。總之,需要重視籌資風險的管理,在最小限度的風險下獲得財務杠桿收益,從而提高企業收益、增強市場競爭力。
3.2投資風險的管理
企業管理者在拓展投資渠道時必須謹慎,應著重進行對外投資決策控制與分析,對重大投資項目進行可行性研究。當投資項目風險潛在威脅發生的可能性很大而又無其他策略可采用時,應主動放棄、改變項目目標與行動方案來規避風險。對一些無法避免和轉移的風險,企業應果斷采取現實的態度,在不影響投資者根本或局部利益的前提下,將風險自愿承擔下來。
3.3應收賬款風險的管理
可以從客戶和企業自身兩個主要方面對應收賬款風險進行管理。客戶管理方面,首先應當收集全面準確的客戶信息,并以此進行資信評價和信用額度審批,從而確定客戶信用金額和信用期限,建立針對客戶的信用控制體系。對于企業自身管理,企業應當對現有拖欠的應收賬款進行積極管理和追償,并且設置專門的賒銷和征信部門。同時,充分發揮內部審計的監督作用,明確企業主要相關部門的職責,加強銷售人員和其他相關人員的協調監督,合力對應收賬款進行管理。
3.4收益分配風險的管理
企業可以根據收益分配風險的客觀規律,采取特定措施對其實施有效控制。對收益分配進行管理主要由以下5種方法:第一,改進會計方法,提升會計反映企業真實財務狀況的能力;第二,對投資所需資金和時間,以及外部籌資可獲得的資金數量進行準確預測,注意考慮預算編制的彈性和外部環境可能出現的變化;第三,綜合考慮企業外部的籌資風險和收益分配風險,將籌資風險控制在合理范圍內,合理安排企業的流動資金以確保企業的償債能力;第四,對收益分配向資本市場所傳遞的信號保持敏感,及時觀察資本市場可能作出的反應,充分考慮其對企業未來籌資的影響;第五,協調與股東員工等相關利益者的溝通,兼顧相關利益者的長期利益和短期利益。
4、結論
企業的財務風險雖然客觀存在不可避免,但是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對財務風險進行預見和控制的。企業只有在對財務風險有了一定認識,在制定決策時充分考慮到財務風險,定期對企業各類財務信息加以對比分析,找出企業潛在的風險因素,建立起財務風險防范體系之后,才能夠使企業最大限度地避免財務風險,實現最終的目標,獲取更多的收益,健康持續地發展。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與管理探究管理論文】相關文章:
企業招標風險管理探究03-28
大型建筑項目風險管理及保險探究論文04-24
建筑工程安全風險管理問題探究論文02-19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畢業論文03-21
淺談企業財務風險成因及其防范論文03-07
鐵路運輸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成因與對策分析03-24
兒科護理風險因素探究論文03-27
國有鋼鐵企業運營風險的成因及風險防范論文02-19
施工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問題及對策論文02-26
企業財務風險的成因及防范03-08
-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