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2016~2017九年級上期語文期末試卷
努力學習,勤奮工作,讓青春更加光彩。下面是小編整理的2016~2017九年級上期語文期末試卷,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積累與運用(共26分)
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讀音正確的一項是( )(3分)
A.肇慶(zhào) 拮據(jū) 涸轍(hé) 探驪得珠(lí)
B.綺麗(qǐ) 陰晦(huì) 棧橋(zhàn) 言簡意賅(hài)
C.跌宕(dàng) 精髓(suǐ) 襤褸(lǔ) 玲瓏剔透(tī)
D.皺纈(xié) 漣漪(yī) 惘然(wǎng) 萬壑藏云(huò)
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錯誤的一項是( )(3分)
A.如果能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就會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
B.這位掃街的老媽媽的勞動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又是不可缺少的,因為我們的城市需要“美容師”。
C.李白的“白發三千丈”運用夸張和想像的手法,把郁積在詩人胸中的“愁”描摹得淋漓盡致。
D.日本鬼子喪心病狂,血腥屠殺中國百姓,我們將永遠記住這段歷史。
3.下列句子括號中修改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江蘇省邳州市“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來孤身一人在城市獨自拾荒,供兒子讀書。(刪除“獨自”)
B.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滿創作激情,留下了許多優秀作品。(把“他的晚年”改為“晚年的他”)
C.由于長江流域連續干旱,導致洞庭湖、鄱陽湖水面大面積縮小,給人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很大影響。(刪除“給”)
D.有人認為央視“開心辭典”欄目將國學娛樂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和了解國學。(把“研究和了解”改為“了解和研究”)
4.下列說法有誤的一項是( )(3分)
A.《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初年到春秋時期五百多年間產生的詩歌作品305篇,當時統稱為“詩”,后被尊為儒家經典。
B. “高山流水遇知音,陽春白雪傳雅趣”、“看似點橫撇捺,實則恢弘豁達”、“萬代文章尊李杜,千秋翰墨秉蘇黃”,這三幅對聯分別適宜贈送音樂家、書法家、文學家。
C. “他擔任九年級班主任、科任教師以后瘦了八九斤,為啥?亞歷山大呀!”“亞歷山大”巧用諧音,突出了工作壓力之大。
D.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人們都認為清明節的起源是悼念投汨羅江自沉的戰國時楚國的愛國詩人屈原。
5.根據上下文,填寫在橫線上的語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3分)
鴿子是這城市的精靈。__________在它們眼里,收進了多少秘密呢?
A.它們是惟一的俯瞰這城市的活物,有誰看這城市有它們看得清晰和真切呢?每天早晨,有多少鴿子從連綿的屋頂上飛向天空!
B.每天早晨,有多少鴿子從連綿的屋頂上飛向天空!它們是惟一的俯瞰這城市的活物,有誰看這城市有它們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C.它們是惟一的俯瞰這城市的活物,每天早晨,有多少鴿子從連綿的屋頂上飛向天空! 有誰看這城市有它們看得清晰和真切呢?
D.每天早晨,有多少鴿子從連綿的屋頂上飛向天空!有誰看這城市有它們看得清晰和真切呢?它們是惟一的俯瞰這城市的活物。
6.閱讀下面新聞,概括其主要內容。(3分)
中廣網北京10月11日消息 “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為莫言,他很好地將魔幻現實與民間故事、歷史與當代結合在一起。”北京時間10月11日19時,瑞典諾貝爾委員會宣布2012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為中國作家莫言。莫言,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
莫言 , 1955年2月17日生于山東高密縣,原名管謨業,中國當代著名作家。香港公開大學榮譽文學博士,青島科技大學客座教授。他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一系列鄉土作品崛起,充滿著“懷鄉”以及“怨鄉”的復雜情感,被歸類為“尋根文學”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現實主義影響,寫的是一出出發生在山東高密東北鄉的“傳奇”。莫言在其小說中構造獨特的主觀感覺世界,天馬行空般的敘述,陌生化的處理,塑造神秘的對象世界,帶有明顯的“先鋒”色彩。代表作包括《紅高粱家族》《天堂蒜薹之歌》等。2011年8月,莫言創作的長篇小說《蛙》獲第八屆茅盾文學獎。
7.古詩詞默寫填空。(4分,每小題1分)
⑴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 。(李煜《相見歡》)
⑵ ,正是河豚欲上時。(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⑶《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 , ”,比喻新穎傳神,是傳誦千古的詠雪名句。
⑷王教授已退休多年,仍在勤奮著書。如果要送他一幅書法作品,用曹操的詩句:“ , ”作為內容就很合適。
8.按照題目要求回答下列問題。(4分)
為了更好地了解氣象物候知識,學校開展了一系列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活動的參與者之一,你也樂在其中。
【活動一:搜集資料】某同學搜集到了唐代詩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這首詩的前四句“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揭示了物候學上兩個重要的規律,請你幫他分析一下。(2分)
第一, ;第二,
【活動二:專題探究】在這次活動過程中,小明發現,在古詩文中有許多關于“雁”和“燕”的詩句,并且摘錄了下來。請你幫小明分析下列詩句中詩人借“雁”和“燕”表達的思想情感。(2分)
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為迎新燕入,不下舊簾遮。——葛天民《迎燕》
雁:
燕:
二、現代文閱讀(28分)
(一) 閱讀《幸福為何總在遙遠的山那邊》,回答9-14題。(共17分, 第9小題2分,其它每題3分)
小時候曾聽過一首外國民謠,不知何故,那頭幾句就一直印在腦子里。這兩句是,在那遙遠的山那邊,人說幸福就住在那里……
后來年事漸長,每想起這兩句詞,就產生疑問,幸福為何一定要住在山的那一邊?如果住在這邊,住得近一點不可以嗎?我一直有這疑問,但又不敢問人。怕問出來,人家會笑我傻。而且我隱隱約約地感覺,即便是拿出來問人,大概也得不到什么答案。
稍稍長大以后,我開始偶爾看到,并蓄意去注意看起來好像很幸福的人。我想,幸福的人必是幸福住在他們家,他們才會幸福。幸福肯住在他們家,他們當然與旁人很不一樣。
看到一些幸福的人,果然是很不一樣的。譬如,常看到一對夫婦從一棟白色的花園宅邸走出來,衣著華麗,大聲嬉鬧,不時發出陣陣哄笑。我想,他們都是幸福的。
當時,我們家很窮,父親不在,母親天天以淚洗面。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覺得我們是很不幸福的。
凡是幸福的人,都是很陌生的人;凡是我比較熟悉的人,好像都不怎么幸福。我的二姑媽嫁到了一家很富有的人家,聽母親說,姑媽應當很幸福的。但二姑媽每次到我們家就向母親傾訴婆婆待她不好,丈夫欺負她。有一次,我還看到她悄悄擦眼淚。自此,在我心目中,她那身華麗的衣服不再代表幸福。大姊也出嫁了,嫁的是很體面的人家。她每次回來,面帶微笑。鄰居們都對母親說,你女兒嫁得好幸福啊。母親與大姊都笑笑默認。但我好幾次看到她們兩人單獨相對時黯然無言,神色悲戚。我不敢問,但我感覺得出,大姊并不幸福,而且非常不快樂。
于是我開始有一點了解:幸福一定是在很遙遠的地方,一定是住在山的那一邊。因為遙遠的人是美麗的,陌生的人是很遙遠的。陌生的人走來走去,穿著華麗的衣服,微笑,結伴游湖,談笑風生。你只看見他們的幸福,你并不知他們回家后不微笑、不談笑風生的時間,是否擦過眼淚,是否神色悲戚。
母親生了一場病后,臉色蒼白,身體很弱。她要去菜市場,我有點不放心。我說要陪她去。母親說:“你在家用功讀書。”但我一再堅持,母親便欣然同意。
一路上母親拉著我的手,我一手替母親拿著籃子。我們買的不多,因為我們只有買一點青菜的錢。回途上,遇到一位從前的鄰居太太。鄰居太太拉著母親的手大驚小怪地問:“喲,你的兒子長了好多了,上中學了?”“今年剛剛考上初中,省立初中。”母親微笑著回答。“啊!好聰明的兒子,還會替你拿籃子!你真幸福!”
母親沒有回答,但母親笑了笑,笑得很開心。我從未看過母親笑得如此開心。我覺得母親可能在那一剎那,是真正幸福的。我突然覺得,我和母親都在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
9.下面句中的“幸福”和外國民謠中的“幸福”意思最接近的一項是( )
A.我們幾個兄弟姐妹都覺得我們是很不幸福的。
B.幸福肯定住在他們家,他們當然是與旁人不一樣。
C.我覺得母親可能在那一剎那,是真正幸福的。
D.我想,他們都是幸福的人。
10.聯系上下文說說“并蓄意去注意看起來好像很幸福的人”一句中“好像”一詞的深意。
11.其實對“我”的這種對幸福最初的判斷,“我”自己后來也有了疑問,這些疑問是什么?
12. “我突然覺得,我和母親都在一個很遙遠很遙遠的地方。”從這里可以看出母親和“我”都感受到了剎那的幸福。從文中看,母子“一剎那”的幸福指什么?
13.認真閱讀文章的結尾,說說作者這樣寫的妙處。
14.讀了本文,也許你對“幸福”有了新的認識。請根據文中“我”對“幸福”的感受,結合你的生活體驗, 簡要談談你對“幸福”的理解。
(二) 閱讀《2012“世界末日”只是故事》一文,回答15-18題。(共11分,第16小題2分,其它每小題3分)
一些關于世界末日的預言聲稱,到2012年,地球將會兩極倒轉,地球外殼和表面將會突然分離,地心內部的巖漿將會噴涌而出。分離的大陸會將整個人類填入大海,地震、海嘯、火山以及其他災難一起出現。
科學家對于這些所謂的預言進行了批駁。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質學家亞當姆-馬爾盧夫對“兩極互轉”和瑪雅預言都有深入的研究。馬爾盧夫認為,巖石中的某些磁性跡象表明,地球可能發生過這樣劇烈的磁場變化,但是這一過程是一個持續數百萬年的緩慢過程,如此緩慢以至于人類根本感覺不到這種變化。
另外,一些星象學家認為,2012年將可能會出現“天體重疊”。這種“天體重疊”現象每二萬六千年出現一次。根據“天體重疊”的預言,太陽在天空中的線路將會穿過銀河系的最中央。許多人擔心這種天體錯位將會讓地球處于更為強大的未知宇宙力量的牽引之下,會加速地球的毀滅。要么可能是引起地球兩極互換,要么是在銀河系中心形成一個巨大的黑洞。
科學家堅決否認了這種說法。科學家解釋說,“2012年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可怕的‘天體重疊’現象,或者說只會出現一些正常的天體現象。比如每年冬至時,從地球上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處于銀河系的中央。一些星象學家或許會對這種現象很興奮,但對于科學家來說,這種現象毫無特別之處。它不會造成地球引力、太陽輻射、行星軌道等事物的變化,也不會對地球上的生命造成任何影響,沒有任何奇怪之處。只有認為世界即將面臨末日的人才會把這些普通的天文現象看作是一種威脅。”
在許多關于2012年的災難預言中,太陽是地球最重要的一個敵人。傳說,它將會于2012年產生致命的太陽耀斑,將地球上的人類烤焦。
事實上,太陽耀斑是有規律可循的,其爆發周期大約為11年。劇烈的太陽耀斑可能會破壞地球上的通訊設施以及其他一些地面事物,但是科學家們從來沒有說過太陽會釋放出強大的太陽風暴足以烤焦整個地球,除非是太陽已明顯不遵循其活躍周期。
有人說,上述說法來自瑪雅預言,是真實可信的。
瑪雅人真的預言過2012年世界末日嗎?許多學者對瑪雅文化一些證據進行了深入研究后發現,其實瑪雅人并沒有留下任何關于2012年會發生什么事情的明確記錄。
不過,瑪雅人確實遺傳下來了一本手卷,也就是著名的“德雷斯頓抄本”。在“德雷斯頓抄本”的最后一頁,有關于世界末日場景的描述。該場景設想一場洪水將毀滅整個世界。不過,這種世界末日的假想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僅僅是瑪雅人才有的預言。阿維尼認為,這種設想并不能當作證據來看待,更不能看作是一種預言。
相反,阿維尼認為瑪雅人事實上并不擅長預言。他解釋說,“他們對時間的認識大多是針對過去的,而不是未來。當你了解關于長歷法的記載后,你就會發現里面講的大多是瑪雅統治者和他們祖先的關系。統治者把自己的淵源說得越久遠,越能說明統治者地位的合法性和正統性。我認為,這就是瑪雅統治者為什么使用長歷法的原因。因此,長歷法并不是為了預言未來,而是為了證明過去。”
15.請簡要概括出那些得出2012年是世界末日的人的依據。
(1)
(2)
(3)
16.選文畫線的句子運用了打比方的說明方法嗎?為什么?
比如每年冬至時,從地球上看太陽,太陽看起來就像是處于銀河系的中央。
17.對文章最后引用瑪雅預言中的“德雷斯頓抄本”的作用判斷正確的一項是( )
A.通過引用“德雷斯頓抄本”來說明瑪雅預言是有根有據的,“2012世界末日說”也是即將發生的。
B.瑪雅預言及“德雷斯頓抄本”的內容,增強了文章的趣味性,吸引讀者往下讀。
C.是為了說明“世界末日說”在許多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不僅僅是瑪雅人才有的預言,它是不可信的。
D.是為了說明瑪雅預言僅能夠預測以前的事情,不能預言以后的事情。
18.2012年已經過去,世界并沒有發生像電影《2012》中所描繪的災難場景。但是世界末日的傳言還是會有人對此深信不疑。你是否相信“世界末日說”?簡要談談自己的想法。
三、古詩文閱讀(16分)
(一) 閱讀《與朱元思書》一文,根據要求回答問題。(12分,每小題3分)
風煙俱凈,天山共色。從流飄蕩,任意東西。自富陽至桐廬,一百許里,奇山異水,天下獨絕。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夾岸高山,皆生寒樹,負勢競上,互相軒邈;爭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響;好鳥相鳴,嚶嚶成韻。蟬則千轉不窮,猿則百叫無絕。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
19.解釋下列加點的字詞。
①泉水激石,泠泠作響( )
②負勢競上( )
③窺谷忘反( )
20. 翻譯下列文言句子: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21.“鳶飛戾天者,望峰息心;經綸世務者,窺谷忘反。”這兩句話引發了作者怎樣的感受?
22.對文章后四句“橫柯上蔽,在晝猶昏;疏條交映,有時見日。”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
A.補寫了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照應“寒樹”。
B.寫峰上叢樹枝繁葉茂,長勢蔥郁,給人以欣欣向榮的感覺。
C.最后以抒情作結,讓人回味無窮。
D.結尾平穩和緩,給讀者留下了無限想像的余地。
(二)閱讀《浣溪沙》一詞,回答問題(4分,每小題2分)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23.全詞思緒是圍繞“ ”字來抒寫的;被稱為“天然奇偶”的詞句是:
24.對這首詞的賞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
A.這首詞為晏殊的名篇之一。全詞抒寫了悼惜春殘花落,好景不長的愁懷,又暗寓了相思離別之情。
B. “去年天氣舊亭臺”的意思是天氣、亭臺都與去年一樣,暗含著物是人非,時光不再。
C. 結句“小園香徑獨徘徊”中“獨”字突出了獨享歌筵之樂得意之情,“徘徊”將詞人對美麗春天,大好年華以及美好事物的無限依戀之情表現得淋漓盡致。
D. 這首詞詞小而充滿深遠哲思,全詞前后片渾然一體,契合無間,語言清麗,音調諧婉。
四、作文(50分)
25.請你從下面兩題中任選一題作文。
(1)幸福原來
(2)以“美麗”為話題作文。
要求:①選擇第一題請補齊題目后作文,選擇第二題,題目自擬。除詩歌、戲劇外,文體不限,篇幅不少于600字。②思想健康,感情真摯,努力做到有新意。 ③文中若出現真實人名、地名、校名,請用“××”代替。
【~九年級上期語文期末試卷】相關文章:
2016~2017九年級上期化學期末試卷08-24
三語文下冊期末試卷09-15
人教版小升初語文期末試卷201609-28
2016-2017七年級上期數學期末試卷08-28
蘇教版初一上冊語文期末試卷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