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怎么練習太極拳掤勁
太極拳鍛煉時以松、圓、慢為主,重在內在功夫的修煉,逐步形成了一種內在的勁力,形式上又有“形不外露,勁蘊于內”的特點,不令人知,因而稱這個勁為內勁。內勁主要是通過螺旋運動的順、逆互變的鍛煉得來,螺旋運動本身也是化解來力的方法,因而稱內勁為纏絲勁。把纏絲勁稱為掤勁更合適。從字面意義理解,掤(通“棚”),意為把席、布等搭架支張起來,遮蔽風雨或日光,如天棚、帳棚等;從太極內勁的作用考慮,它既有借用“掤”字,作為以手搭棚掩護身體的作用,更有將對方“掤起”的意思,應盡量使對方腳不得力,使“其根自斷”,方易控制對方勁路,使其進退不能,處處被動,利于我根據需要,用最小的力調動或擊倒對手。
如何練習掤勁:
1、放松肢體與思想 內外皆松
太極拳要求:“由松入手,化僵為柔”。在各個階段,都要求放松。放松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指肢體要放松。使全身的肌肉、骨骼、筋腱、皮膚都舒展開,做到最大限度地松開、放長,把自身有機地聯系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二是指思想、情緒要放松。排除一切雜念,情緒穩定。意念中要有放松才是對的、才能出真功夫的想法。這兩方面緊密相聯。肢體上不放松,意念就很難放松,意念上不放松,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放松。要做到“神舒體靜”,以“內松”促“外松”,最后達到“內外皆松”。
2、練好拳架 達到著熟
太極拳重意不重形,重內不重外。但其中的“意”、“內”,不能憑空而來,而是通過合適的途徑、通過一定的方法得來。方法之一就是練好拳架。拳架是用來模擬勁路的,練拳架既可以增加練拳的興趣,又能檢查勁路是否正確。練習拳架時,要按照陰陽平衡理論,在立身中正的前提下,做到虛領頂勁、氣沉丹田;含胸拔背、松肩沉肘;松腰圓襠、開胯屈膝;旋踝轉腿、舒指坐腕。拳架練對了以后,還要做到著熟。“著熟而漸悟懂勁”,勁是內里的變化,通過“著”這個有形的動作表現。沒有“著”,不可能表現出勁,練到著熟并知其變化,才能產生掤勁,進而懂勁。
3、螺旋轉動 貫穿全身
陳氏太極拳通過螺旋轉動產生掤勁,是區別其他拳種運動形式的獨特之處。這種螺旋運動,貫穿全身。“通過反復持久地鍛煉,體內自然產生一種似松非松而富有彈性的纏絲勁”。開始練習時,可先從手的纏絲開始,即所謂的“劃圈”。“要想練好拳,先把圈劃圓”,要盡量使圈無凹凸處、無間斷處。“要想拳法好,要把圈化小”。要從大圈開始,逐步化至中圈、最后化成小圈。需要說明的`是,我們所說的螺旋運動,僅有手上的纏絲勁不行,還要有身上的螺旋勁。“練拳不練腰,到老藝不高”,既要有手的自轉,也要有圍繞腰的公轉,使身體圍繞腰脊運動,形成立體螺旋。身肢的運動,要上下相隨、節節貫穿,纏絲勁貫穿于身法之中,達到意、氣、身相統一,內氣和勁力相協調。長久練習,掤勁自生。
【】相關文章:
2017小升初成語專項訓練試題及答案01-18
2017中考數學有理數相關知識點01-18
2017年管理咨詢師考試實務全真備考題08-22
管理咨詢師考試實務全真模擬考試題11-02
鮑魚的營養價值如何07-15
2017年證券從業資格證申請流程07-13
建筑參考文獻標準格式06-07
2017年最新打底褲知識匯總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