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春節各地年夜飯的習俗
剛進臘月,重慶市酉陽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板溪鄉紅杏村農民許文旭家就忙開了。為了準備好這頓年夜飯,一些必不可少的傳統主菜不提前十天半月準備是不行的。其中最主要的當數扣肉和灌海椒。許文旭說,扣肉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真正肥而不膩、嫩滑爽口,是要下一番工夫的。灌海椒則是把糯米面拌上作料后填入一個個掏空的海椒中,然后放入咸菜罐子里封存半個月,到了除夕,拿出來用油一炸就可以上桌了。
土家人之所以重視這兩道菜,是因為以前一年到頭難得吃上幾回肉,糯米也是稀罕東西,因此家家都把這兩道菜當作年夜飯展示手藝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犒勞辛勞了一年的`家人。
令人意外的是,海帶還曾一度成為土家年夜飯的主菜。因為以前土家族聚集地區吃鹽巴都困難,醫療條件也差,經常有人因缺碘患上大脖子病。為了給家人補碘,土家人就在年夜飯上一道海帶,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碘。在當時的條件下,海帶對土家人來說,真可謂 山珍海味,經常吃根本不可能,因此成了年夜飯上的一道好菜。如今,海帶早已退出年夜飯的舞臺。
土家人吃過年夜飯后,各家都會燃起一根木柴,大家圍坐聆聽老人講故事,守歲到天亮,名叫守田埂,以表達對田地的熱愛。
朝鮮族:歲酒和德固占據特殊位置
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是我國朝鮮族主要聚居地區,春節也是朝鮮族的傳統的和最重要的節日。朝鮮族的年夜飯有著自己傳統的食品和特色。
朝鮮族的年夜飯豐常豐富,大大小小的盤子七八十個,有的人家甚至達上百個。其中占特殊位置的是‘歲酒’和‘德固’二種。
春節前夕,記者在延邊朝鮮族自治州的各鄉村看到,很多朝鮮族村民都在釀造歲酒。朝鮮族在年夜飯有喝歲酒的習俗。這種酒多在過歲首節前釀造。歲首節相當于漢族的春節,歲酒以大米為主料,配以多味中藥材,是一種藥酒。用于春節期間自飲和待客,他們認為飲用此酒可以避邪、長壽。
德固是一種湯餅,就是將大米面和好蒸熟后,搗成大粘團,再搓成橢圓形圓條,切成薄片,倒入雞、野雞、牛肉湯鍋中,吃時再放些麻油或香油以及紫菜,味美可口。
在年三十那天,朝鮮族婦女都要穿上漂亮的民族盛裝。大多數家庭從一大早就開始做打糕。盡管現在有賣做打糕的機器,但他們還是喜歡用打糕槌自己動手做,因為感覺味道還是不一樣。
除夕夜一家都圍在一起吃年夜飯,是非常幸福的時刻,全家都會守歲通宵達旦。與漢族不同的是,朝鮮族大年夜這頓飯會載歌載舞,伴著朝鮮族古老的伽耶琴和筒簫樂曲迎接新年的到來。
【關于春節各地年夜飯的習俗】相關文章:
國內各地結婚的習俗11-12
各地圣誕節的習俗12-26
圣誕節的各地習俗12-26
各地圣誕節習俗12-27
圣誕節各地習俗12-27
年夜飯吃什么(全國各地)10-18
全國各地年夜飯吃什么10-18
有關各地乞巧七夕的習俗11-25
揭秘浙江各地七夕的習俗11-23
七夕各地習俗大全參考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