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及鑒賞
一剪梅·中秋元月
宋代:辛棄疾
憶對中秋丹桂叢,花也杯中,月也杯中。
今宵樓上一尊同,云濕紗窗,雨濕紗窗。
渾欲乘風問化工,路也難通,信也難通。
滿堂唯有燭花紅,歌且從容,杯且從容。
《一剪梅·中秋元月》翻譯
回憶起那個晴朗的中秋,我置身在芳香的丹桂叢;ㄓ坝痴赵诰票校虏ㄊ幯诰票。今晚同樣在樓上舉杯待月光,可是烏云浸濕了紗窗,雨水打濕了紗窗。
我直想乘風上天去質問天公,可是這天路沒法打通,想送個信吧信也難通。滿堂只有蠟燭高燒光閃閃,照耀得酒宴上紅彤彤。讓我們慢慢把酒喝幾盅,讓我們慢慢把曲唱到終。
《一剪梅·中秋元月》注解
尊:同“樽”,酒杯。
渾欲:簡直想。
化工:指自然的造化者。
從容:悠閑舒緩,不慌不忙。
《一剪梅·中秋元月》賞析
這是一首描寫中秋賞月未得的詞。上片運用對比手法,寫出今宵中秋無月的遺憾。“憶對”三句是回憶以前那個花好月圓的中秋節情景:天晴風靜,皓月當空,桂花飄香,飲酒樂甚,心情非常舒暢。尤其是花映在杯中,月也在映在酒杯中的描寫,生動形象,富于情趣!敖裣比,寫今夜無月的情景,但詞人并未直接寫出,而是說今晚飲酒還是和以前一樣的,但云雨卻打濕了紗窗,言外之意就是雨夜沒有月亮,紗窗外顯得格外孤寂,顯得含蓄蘊藉,耐人尋味。
詞的下片寫賞月不得的愁緒。“渾欲”三句說詞人因不見明月而憂愁,真想乘風上天去問個究竟,為什么中秋之夜沒有月亮呢,但“路也難通,信也難通”,想問也問不成。“滿堂”三句寫出中秋無月的寂寞,只好以飲酒和歌舞來彌補這些遺憾了。
《一剪梅·中秋元月》創作背景
辛棄疾曾親率騎兵獨闖金兵大營,曾寫《美芹十論》、《九議》進奏朝廷,論議抗金方略,反對議和偏安?墒,權奸當道,欺圣蒙主,辛棄疾進奏不被采納,反遭彈劾、排擠、打擊,直至削官罷職,被廢閑居。這首詞借題發揮,明詠中秋賞月,實為憂國之思,寄恨之作。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及鑒賞】相關文章:
辛棄疾一剪梅·中秋元月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辛棄疾中秋詩詞賞析03-20
《一剪梅·中秋無月》原文及賞析06-18
辛棄疾太常引·建康中秋夜為呂叔潛賦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辛棄疾經典語錄03-11
元月份工作總結11-11
元月工作總結范文11-17
元月個人工作總結11-18
中秋節的古詩詞鑒賞01-11
有關辛棄疾經典語錄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