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科普基地的工作計劃范文
時間就如同白駒過隙般的流逝,我們的工作又將迎來新的進步,現在就讓我們好好地規劃一下吧。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寫好工作計劃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學校科普基地的工作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學校基地的工作計劃1
一、指導思想及工作目標:
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局工作;根據國家、上海和普陀區《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和區教育教育黨工委、教育局20xx年工作的部署,結合社會實踐中心的實際,進一步貫徹落實市教委《關于進一步落實中小學生社會實踐工作的若干意見》和《上海市學生農村社會實踐教育指導大綱(試行)》的文件精神,完善“以現代農業為主,傳統農業為輔,培養學生創新素養的綜合性實踐基地”的發展規劃。
二、具體工作:
(一)建設學農實踐基地,提升“環境育人”的教育內涵
1、完成認知園-諧園(果園實踐區),預計一年完成一個。
2、今年將建設現代農業園區玻璃大棚5800平方米,塑料高棚4200平方米。
3、基地預計明年初步開展網站建設。
(二)構建田園學堂課程,彰顯“實踐育人”的教育特色
1、明年植樹節計劃開展小學五年級、初二年級實踐主題教育活動;
2、與市農科院和華師大生命科學院等專業機構的開展共建合作,在教育學院的專業指導和共同參與下,推進“自然探索課程”,進一步豐富田園學堂的課程內容,提升內涵。
3、該套教材是在普陀區區域課程——農耕文化教育基礎上,在本中心校本教材《農耕文化嘗試讀本》的基礎上,開發的科學普及讀物。分成兩套三冊。目前正在開發以小學、初中為讀者對象的《漫游農耕園》,已經列入少兒出版社明年初的出版計劃中。
(三)與校內教育相配套,體現“服務育人”的中心職能
1、加強和基層學校的互動,為學校特色(如“一校一品”)搭建一個展示平臺,有條件的可以共建創新實驗室,以點帶面,形成“區內走班制”的新亮點。
2、通過共青團、少先隊組織,繼續拓展社會實踐活動的教育載體和內涵時空,如加強區域雛鷹獎章的探索工作,探索十四歲生日的.新模式,組織全區少先隊員參與基地建設等。
3、本中心開展了“我心目中的實踐基地”主題活動;
4、明年計劃開展全普陀區研究性課題大賽;
學校基地的工作計劃2
普及科學知識,傳播先進思想和文化,有計劃的開展校際科普工作,促進廣大青少年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他們的科學態度和科學方法、培養其獨立思索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與能力,形成良好的社會科技學習氛圍,構建和諧社會,為更好達成目標,現根據學校實際情況制定以下科普教育工作計劃:
一、統一思想,明確目標。
以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全民科學素質計劃綱要》,以科學健康的文化活動為載體,以科學體驗為切入點,貼近生活,注重實踐,通過開展活潑多樣的科普教育動,宣傳科學觀念,普及科學知識,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以區域科普教育為契機,打造區域科普教育聯盟,為打造社會化的科普教育基地而不懈努力。
二、注重自身建設,加強宣傳力度。
進一步建立健全科普教育組織網絡。完善科普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繼續以校長總負責、科技工作室為主導、全體師生共同參與實施的科普教育工作機制;進一步充實壯大“科普志愿者服務隊伍”,以科普志愿者帶動周邊社區群眾樹立崇尚科學破除迷信的決心與信心。
以科技、創客活動室為科普教育活動主陣地,以科普宣傳欄、張貼欄、信息公開平臺、微信平臺等作為科普教育宣傳載體,廣泛張貼科普教育知識宣傳海報,以網絡、媒體報道等形式發布科普教育活動信息,定期組織科普志愿者開展科普宣傳講解活動等。
三、開展豐富多彩的科普活動。
1、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全國科學調查體驗活動、北斗領航夢想科技實踐活動、全國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教育活動、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等活動,有針對性的定期舉辦區域級科普教育培訓,組織與發動周邊學校、社區開展區域科技合作,積極宣傳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3、抓好科普志愿者活動,開展科普志愿者進學校、場館、家庭等活動。通過積極宣傳科普知識,使科技之風吹進千家萬戶、走進普通人群。
4、以各種節日、活動為載體,爭取科協等部門的支持,開展區域性的、形式多樣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
5、積極開展研學旅行、青少年機器人大賽等活動,認真積極做好科教工作。
今后,學校將本著弘揚科學、傳播文明、服務群眾為宗旨,不斷開拓創新,形成區域規模,倡導全民參與,力求將科普工作越辦越好,為共建和諧社會貢獻力量。
【學校科普基地的工作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學校建立國防教育基地的申請報告范文09-09
農村科普工作調研報告范文02-28
科普家庭事跡材料范文12-16
必讀的科普名著11-22
2022學校后勤的工作計劃范文12-30
學校教師發展培訓的工作計劃范文04-28
學校安全工作計劃范文「精選」08-10
學校防震減災工作計劃范文08-08
學校財務工作計劃范文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