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元宵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時間:2020-11-11 12:58:18 其他范文 我要投稿

    元宵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元宵節在正月十五,你知道元宵節有哪些風俗習慣嗎?下面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介紹吧!

    元宵節風俗習慣有哪些

      元宵節飲食風俗

      1、湯圓

      元宵節,南方人吃湯圓,主要祈求全家團團圓圓。做湯圓所用的糯米性平、味甘、補虛調血、健脾開胃、益氣止瀉,有暖中、生津和潤燥的功能。再者各類湯圓常規餡主要以果料和干果為主,包括芝麻、核桃、花生,再加上植物油,營養價值就“更上層樓”。水煮湯圓是最簡單的做法,其實也是最健康的吃法。

      2、元宵

      元宵節,北方人要吃元宵。說到元宵,不少人以為湯圓就是元宵。其實元宵和湯圓盡管在原料、外形上差別不大,實際是兩種東西。最本質的區別在于制作工藝上。做湯圓相對簡單,一般是先將糯米粉用水調和成皮,然后將餡“包”好即成。而元宵在制作上要繁瑣得多:首先需將面和好,把凝固的餡切成小塊,過一遍水后,再扔進盛滿糯米面的笸籮內滾,一邊滾一邊灑水,直到餡料沾滿糯米面滾成圓球方才大功告成。

      3、生菜

      廣東人過元宵節時喜歡“偷”摘生菜,拌以糕餅煮食,據說這種食品代表吉祥。廣東人的性格平和實在,對節慶也最圖一個好意頭,平時最常用于新店開業等節慶場合的生菜,也是元宵節必備的節慶用品。經常成為南方飯桌上常見蔬菜的生菜,名字就和“生財”諧音,因此也被看做是象征富貴吉祥的喜慶之物。

      4、元宵茶

      在陜西等地有吃元宵茶的風俗,就是在熱湯面中放進各種菜和水果,很像古時的“元宵粥”。此茶增加了纖維素、礦物質及維生素的攝取,且不像普通元宵那么油膩,對于由于節日多食動物性食品而呈現的酸性體質有中和作用,也使元宵的營養更為全面。

      5、油茶

      元宵節夜晚的吃食,平地曰“十五扁,十六圓”,一天吃餃子,一天吃元宵;山區則是“十五打油茶,十六捏扁食”。正是所謂的“十里不同俗”。打茶是用筷子攪著茶面下鍋做油茶也曰面茶。

      6、油錘

      元宵節的應節食品,在南北朝時澆上肉汁的米粥或豆粥。但這項食品主要用來祭祀,還談不上是節日食品。到了唐朝鄭望之的《膳夫錄》才記載了:“汴中節食,上元油錘。”油錘的制法,據《太平廣記》引《盧氏雜說》中一則《尚食令》的記載,類似后代的炸元宵。也有人美其名為“油畫明珠”。

      7、餃子

      正月十五到了,北方有吃餃子的習慣,河南人有“十五扁、十六圓”的元宵節習俗傳統,所以正月十五應該吃餃子。餃子是一種歷史悠久的民間吃食,深受老百姓的歡迎,民間有“好吃不過餃子”的俗語。

      8、棗糕

      豫西一帶的人過元宵節喜歡吃棗糕,帶有吉祥如意的寓意。棗糕原是清朝宮延御用糕點,其味香遠,入口絲甜,含有維生素C、蛋白質、鈣、鐵、維生素等營養成分,既能補脾和胃、益氣生津;還有保護肝臟、增加肌力、養顏防衰之功效。

      9、粘糕

      粘糕又名年糕。元宵節除元宵,面條外,還有吃粘糕的。唐代名醫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食治》載牶“自梁米、昧甘、微寒、無毒、除熱、益氣。”唐代之后,元代也有元宵節食糕的記載。

      10、面燈

      說起元宵節的習俗,大家一般都會想到吃湯圓、賞花燈、猜燈謎、然而還有一種習俗是從漢朝就流傳下來的,那就是正月十五點豆面燈。元宵節的燈光是吉祥之光,能驅妖辟邪祛病,因此正月十五捏豆面燈就是老百姓祈求新一年闔家幸福,家業興旺。

      11、豆面團

      昆明人喜歡吃豆面團,做法跟元宵差不多,是將豆炒熟后磨面,團成丸子后用水煮熟即可,口感不錯。

      12、糟羹

      臺州一帶每年正月十四看過花燈之后食糟羹。糟羹用肉絲、冬筍絲、香菇、木耳、鮮蜻、豆干、油泡、川豆板、菠菜等炒熟,再加入少許米粉、煮成帶咸味的糊狀食品。正月十五喝的糟羹為甜的,用番薯粉或藕粉碰上蓮子、甜棗、桂圓等做成。

      13、饅頭、麥餅

      浙江浦江一帶在元宵節有吃饅頭、麥餅的習俗。據說原因是饅頭為發面,麥餅為圓形,取“發子發孫大團圓”之意。湖南省常德上元各家以椒為湯,加入韭菜儆果諸物款待客人,稱為“時湯”。

      14、面條

      江北地區民間流傳有“上燈元宵,落燈面,吃了以后望明年”的民諺,當地人在正月十五晚上要吃面條,聽起來與元宵不相關,但也有祈求吉利之意。《儀徽歲時記》載:“(正月)十八落燈,人家啖面,俗謂‘上燈圓子落燈面’,各家自為宴志慶。”落燈時吃面條寓意喜慶綿綿不斷之意。

      元宵節傳統習俗

      元宵節“送花燈”

      “送花燈”簡稱為“送燈”,其實質意義就是送孩兒燈。即在元宵節前,娘家送花燈給新嫁女兒家,或一般親友送給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為“燈”與“丁”諧音。表示希望女兒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兒懷孕,則除大宮燈外,還要送一兩對小燈籠,祝愿女兒孕期平安。

      元宵節“耍龍燈”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龍燈,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于很多的地方。

      元宵節“舞獅子”

      舞獅,又稱“獅子舞”、“獅燈”、“舞獅子”,多在年節和喜慶活動中表演。獅子在中國人心目中為瑞獸,象征著吉祥如意,從而在舞獅活動中寄托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節“猜燈謎”

      每逢元宵節,各個地方都打出燈謎,希望今年能喜氣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饒有興趣,所以流傳過程中深受社會各階層的歡迎。唐宋時燈市上開始出現各式雜耍技藝。明清兩代的燈市上除有燈謎與百戲歌舞之外,又增設了戲曲表演的內容。

      元宵節“踩高蹺”

      高蹺會一般由群眾自發串連組織起來的。正月十一、十二開始踩街,寓意告知人們在眾多的民間花會中,今年掛個號。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結束。

      元宵節“祭門”、“祭戶”

      古代有“七祭”,這是其中的兩種。祭祀的方法是,把楊樹枝插在門戶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雙筷子,或者直接將酒肉放在門前。

      元宵節“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元宵節夜婦女相約出游,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稱廁姑、坑三姑。古代民間習俗正月十五要迎廁神紫姑而祭,占卜蠶桑,并占眾事。每到迎紫姑這一天夜晚,人們用稻草、布頭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與夜間在廁所間豬欄迎而祀之。真實地反映了勞苦民眾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節風俗習慣有哪些】相關文章:

    2018元宵節的燈謎有哪些08-27

    元宵節風俗習慣手抄報12-07

    正月十五元宵節有哪些有趣的燈謎02-23

    護發食物有有哪些08-15

    護理牙周炎的方法有哪些-牙周炎有哪些危害08-08

    2017年幼兒園元宵節猜燈謎有哪些10-23

    專升本有哪些優勢08-12

    洋快餐有哪些11-15

    婚紗面料有哪些09-10

    油炸小吃有哪些10-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久久久久久国产牛牛app| 亚洲国产精品专区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 精品久久久久久无码专区不卡| 久久e热在这里只有国产中文精品99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中日韩产精品1卡二卡三卡| 国产综合免费精品久久久| 99热精品在线观看|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午夜| 中文无码久久精品|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美女|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www| 精品九九久久国内精品| 日韩一区精品视频一区二区|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免费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精品区| 精品乱人伦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片在线观看不卡|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天堂| 亚洲动漫精品无码av天堂|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午夜成人版 |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不卡视频| 亚洲精品岛国片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国产精品第一页在线|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8| 国产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A级精品国产片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伊人久久久久av一坑|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国产精品嫩草影院一二三区入口|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理论片| 奇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欧美精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