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怎樣寫說課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 1
今天我說課的課題是頭像作畫步驟,現在就教材、教法、學法、教學程序四個方面加以說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內容結構安排及特點
教材共分為八章。其中基礎模塊內容包括概述、石膏幾何體寫生、靜物寫生、頭像寫生、結構素描和速寫與默寫。選學內容包括風景寫生、半身人像寫生。教材遵循科學性、針對性、實踐性原則,每章均采用基礎知識,技能訓練程序和表現方法要點“三段式”結構。并將結構造型和明暗造型方法相結合,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展開訓練,充分體現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為本位的指導思想和注重 技能訓練、培養創新精神、提高實踐能力的教學要求,具有較廣泛的適應性。
本教材是工藝美術專業的專業教材,是必修課程。也是平面廣告專業的專業課程。通過學習本教材,一方面能掌握專業基礎知識,另一方面能強化技能,發展思維,提高素描造型的實踐能力。
2、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大綱中要求:“堅持堅持以全面素質教育為基礎,以能力培養為本位的思想為指導,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素描》教材中也要求:“以培養藝術的感知能力、掌握素描造型的規律法則、提高素描造型能力為目標,以掌握素描的基本造型能力為基礎,通過強化結構素描造型訓練,提高工藝美術專業所需的基礎造型能力。”結合平面廣告專業特點,參照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理解能力,我把本節課的學習目標定為:
德育目標:提高學生對各種物體造型的審美能力,陶冶情操,激發學生更熱愛本專業。
知識目標:掌握頭像寫生步驟并加以運用
技能目標:通過頭像作畫步驟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快速造型能力
3、教學重點和難點
根據頭像作畫步驟運用的重要性,確定本節課的重點:形體分析階段的主要任務----定基本形
根據頭像在美術創作活動中的復雜性,把難點定為:形體塑造階段主要任務----以明暗色調塑造形體,深入刻畫表現
二、教法闡述
根據本節課的知識要點和學生特點,我主要采用提問法、任務驅動法等教學方法。
依據靜物寫生知識運用的特點及學生的實際繪畫水平,圍繞上述的重、難點,我主要采用“案例賞析—引導—示范”的三步驟方法,充分利用教具,以實例為主線,不斷采用賞、析結合的教學方法,要求學生聯系所學素描知識,在實例的引導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強烈的求知欲,使整節課在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相互配合中完成,從而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1、展示法:主要是指優秀作品的展示
2、實踐法:主要應用在課堂上的頭像作畫步驟的訓練上
三、學法闡述
頭像作畫步驟的準確性及運用是學生較難把握的,要想讓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是一件很難的事。因此,本課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真正起到主導作用,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引導學生參與到案例的賞析活動中,從而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因此,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準備采用以下學法:
1、“提問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這也是學法中最重要的部分
2、“嘗試操作法”增強互動性,掌握頭像作畫步驟的實際運用
3、“學中練、練中學”使學生最終將知識轉化為能力
4、“觀察法”讓學生通過觀察分析,然后提出難點、凝點,是一種能力的培養 四、教學程序
根據素描課的特點,本節課由作業評講、導入、授新課、課間巡回輔導、小結五個環節組成。
1、作業評講:評講前次課的作業,在互動中展開評價,采用多表揚、鼓勵的評價方式。
2、導入:展示歷屆美術高考優秀頭像作業,鼓勵學生學好美術
3、新授課:傳授新知識,引導學生學習新知識。以伏爾泰石膏像為例,講解頭像寫生的方法步驟。
①構圖階段(打基本輪廓):這時主要任務是觀察對象,打好輪廓。多媒體課件展示伏爾泰頭像,引導學生去觀察對象。伏爾泰,18世紀法國啟蒙運動思想家、社會活動家,多次被流放,我們常用的伏爾泰石膏像是翻制烏東的雕塑伏爾泰坐像,雕塑家刻畫高齡的伏爾泰被流放回來的情景,寬松的長袍遮蓋伏爾泰瘦弱的身軀,但他目光炯炯有神,充滿智慧的光芒。讓學生感知伏爾泰的特征。(學生討論,教師引導)前額高而寬,面部瘦,嘴角露出似笑非笑,似乎是對敵人的譏笑。
②形體分析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在定基本形,這是本課的重點。依據整體到局部再到整體的作畫原則,運用幾何形體的歸納法,將復雜的頭部形體結構進行概括。邊觀察,邊分析。復習頭部結構,人的頭部是對稱的,要將左右對稱的對應部分聯系起來畫,還要準確地把握其透視變化。可用輔助線(學生回答垂直線、水平線和傾斜線),尋求對應的相互聯系和透視變化。準確地把握頭部結構和五官位置。這時要學生學會整體觀察、整體作畫的方法。要畫左邊看右邊,畫上面看下面。最后用線或略加明暗的方法將對象的形體結構確定下來。不斷分析、比較。在石膏像寫生中應該強化這一階段的訓練,作為單獨的重點的訓練課題,以提高對頭部形體結構的認識,提高素描造型能力和表現力。
③形體塑造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以明暗色調塑造形體,深入刻畫與表現。基本形體塑造主要以形體結構、明暗交界線為依據,以暗部色調為重點,通過明與暗兩大部的對比關系去完成。在暗部色調基本畫好的基礎上,接著畫明暗交界線亮部一側的中間色調。這一個變化豐富、微妙而色調區域,必須認真對待。在不斷深入刻畫表現的過程中,不斷觀察、不斷深入、不斷修改。五官的刻畫要始終保持相互照應、同時并進的一致性。但不能面面俱到,主次不分。還要注意虛實變化。
④調整統一階段:這一階段的主要任務是回到客觀形象上來,恢復到第一印象的新鮮感,認真分析、提出問題,調整修改。這時要將作業放到頭像旁,退到一定的距離,整體的觀察比較,提出幾個問題,在作業中逐一尋求答案。根據提出的問題,多觀察、多比較、多分析、多思考,找準主要問題,找到解決辦法。修改的“點”一定要找準,否則將不可收拾。調整,要從整體出發,抓住整體。將局部調整的過程變為充實整體的過程,使畫面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
4、作業練習
寫生或臨摹伏爾泰頭像,讓學生進行素描打形練習,掌握和應用本課頭像作畫的方法步驟。要求學生主要以結構分析為主,在四開素描紙上完成作業。
教師巡回輔導:由于學生理解及掌握靜物的寫生步驟的知識層次不同和素質參差不齊,在巡回輔導時,可以要求基礎好的學生在完成作業后,再進行其他頭像的拓展練習。根據學生在實際運用中會出現的情況及時輔導。
5、小結:總結本節課所學的內容,并對學生作業做簡單的評述。
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 2
一、教材分析
本課選自人教版《美術鑒賞》模塊,屬于造型基礎單元。頭像作畫是銜接幾何形體與人物創作的核心課程,通過解剖結構認知與光影塑造,培養學生觀察、比例把控及立體表現能力,契合新課標"圖像識讀"與"美術表現"素養要求。
二、學情分析
高一學生已掌握基本素描技法,但對復雜人臉結構易概念化處理。該階段青少年處于具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期,需通過科學觀察法(如"三庭五眼"測量)搭建認知腳手架,同時易因細節繁瑣產生挫敗感,需設計分層任務增強成就感。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掌握顱骨結構比例,運用"塊面分析法"表現五官立體關系。
過程與方法:通過石膏頭像寫生→真人照片對照→大師作品臨摹的三階訓練法,提升觀察精度。
情感價值:感受倫勃朗"光影魔術"的'人文精神,體會藝術創作中的理性與感性平衡。
四、教學重難點
重點:顴骨、下頜骨轉折點定位與明暗交界線處理。
難點:將解剖結構知識轉化為生動的肖像表現,避免"面具化"。
五、教法與學法
教法:結構解剖微課演示+倫勃朗自畫像范式解析+個性化作業支架。
學法:九宮格起形法→"幾何體組合"結構聯想→"光影溫度計"色調控制。
六、教學過程
懸疑導入(3分鐘)
展示畢加索立體派肖像與寫實肖像對比:"為何變形藝術依然能被辨識?核心密碼藏在骨骼結構中。"
新知建構(15分鐘)
結構解密:VR 頭顱模型拆解,標注額結節、顴弓等骨點。
大師解碼:分析倫勃朗《戴金盔的人》三角構圖與戲劇性光影。
分層實踐(25分鐘)
基礎層:石膏頭像"肌肉記憶"速寫(限時5分鐘)。
提升層:真人多角度照片寫生(強調顳骨凹陷表現)。
挑戰層:臨摹珂勒惠支銅版畫,體驗夸張變形中的結構堅守。
多維評價(7分鐘)
自評:用"結構準確度""情感溫度"雙坐標定位作品。
互評:開展"骨相偵探"游戲,小組互評骨點定位誤差值。
七、板書設計
(左側)結構樹狀圖:顱頂→眉弓→鼻底→頜結節
(右側)光影公式:高光+灰面+明暗交界線+反光+投影
(中央)倫勃朗名言:"用黑暗繪就光明"
八、教學反思
預設80%學生能掌握基礎結構,但實際需增加動態觀察訓練(如轉頭過程中的骨點位移)。下階段引入3D掃描技術輔助空間認知。
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 3
一、課程定位
本課為"美術創作"模塊拓展課,針對選修方向學生設計。突破傳統寫實框架,融合拼貼、數字繪畫等媒介,探索肖像畫作為情感載體與身份符號的多元可能。
二、設計理念
以"解構-重構"為方法論:先通過AI人臉識別解析面部數據,再運用超現實主義手法重組視覺元素,培養數字時代藝術創新能力。
三、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理解大衛·霍克尼iPad肖像畫的媒介革命。
技能目標:掌握FaceApp生成人臉素材+Procreate分層繪制技術。
創意目標:創作具有隱喻符號的個人數字肖像。
四、教學創新點
技術融合:人臉識別API實時生成面部黃金比例分析報告。
批判思考:討論"美顏算法是否正在重塑人類審美標準"。
五、教學流程
數據覺醒(10分鐘)
全班上傳自拍至AI平臺,生成"面部吸引力指數"可視化報告。
辯論:"科技能否量化審美?"
解構實驗(20分鐘)
數字拼貼:用Glitch Lab將五官分解為像素模塊。
材質置換:將瞳孔替換為星空紋理,皮膚肌理轉為大理石紋路。
文化轉譯(15分鐘)
分析非洲部落面具的幾何化變形與當代像素藝術關聯。
實踐:用蒙德里安色塊重構面部輪廓。
倫理反思(10分鐘)
展示GAN生成假臉案例,討論"深度偽造時代的肖像真實性"。
六、評價維度
概念創新(30%):符號系統的原創性與文化指涉深度。
技術完成度(40%):媒介運用的熟練度與視覺表現力。
社會批判性(30%):作品對數字身份議題的`回應。
七、延展設計
AR擴展:通過Artivive讓靜態肖像在移動設備中"活過來"。
區塊鏈存證:將作品哈希值上鏈,探討數字藝術確權問題。
八、教學反思
需加強數字工具操作的前置教學,部分創意因技術限制未能充分實現。后續可引入Tilt Brush空間繪畫設備,拓展三維創作維度。
【高中美術《頭像作畫》優秀說課稿】相關文章:
素描頭像作畫步驟09-14
高中美術說課稿優秀05-27
美術聯考素描頭像的技巧09-26
美術素描頭像默寫的技巧08-27
美術色彩靜物作畫高分技巧09-23
高中美術說課稿05-17
高中美術說課稿最新01-22
高中美術說課稿[精品]06-14
小學美術優秀說課稿06-04
小學美術說課稿優秀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