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

    時間:2024-09-16 15:04:15 芷欣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們在心理上的負擔要比過去更重,有些人受不良影響,人際關系變和淡漠與疏遠,給許多家長帶來諸多的困惑和孤寂。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歡迎閱讀。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1

      (一)情緒的穩定性

      心理健康的成年人能主動控制自己的情緒,使情緒能根據當時的內外環境適度地、協調地表現出來;能及時而有效地克制消極情緒,使它向著有益于社會的方向轉化和升華;沒有不必要的緊張感和莫須有的不安感;對他人的情緒容易產生同感;自信、善與人交往;為了將來,即使現在的需要得不到滿足也能忍受。

      (二)戀愛、婚姻、家庭角色的合適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對自己的性別角色有良好的認識;有比較切合實際的戀愛觀, 對異性之間的情愛關系有正確的理解,并能用理智來把握性關系與性行為,對婚姻有比較強的滿意感。在承擔家庭角色方面,能積極主動地擔當起家庭責任,責任感強,關心子女的撫養和教育工作,與家庭其他成員之間的關系和諧。

      (三)職業期望與事業成就感的合理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成年人,對職業的期望往往比較切合實際,他們能根據自己的能力去選擇合適的`職業和崗位,同時還能根據社會的要求主動調整自己的職業價值取向。在事業成就感方面,心理健康的成年人雖然通常都有較強的事業心,但對自己的事業成就和工作目標的定位卻是比較穩妥的;他們善于根據社會的需要和現實工作崗位的性質來設定自己的事業目標;職業道德感強,干一行愛一行,工作盡心盡責;善于從工作中找到樂趣,對工作有較高的滿意度。

      (四)人際關系的和諧性

      成年人社會角色的多重性,相應地決定了他們的人際關系的多層性:在工作崗位上存在著與同事、領導、下屬的關系,在家庭中面臨與父母、子女的關系,此外還有與親戚、朋友的關系。這一切,構成了成年人所特有的層次復雜的人際關系網絡。面對這種人際關系網絡,心理健康的成年人一般能根據親疏遠近,處理穩當。在他們的人際關系網絡中,有推心置腹的莫逆之交,也有點頭微笑的似曾相識者,且不論是那種關系層次的人,都能以禮相待;他們對人友善,信任人,尊重人。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2

      1、了解自己

      心理健康和了解自己有什么關系呢?當一個人對自己有充分的了解,就會明白哪些是自己“需要”的,哪些是自己“想要”的;自己的優勢是什么、不足又是什么。這樣你會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并為之持續的努力,雖然也會累,也會有波折,但是你知道自己的人生有其獨特的價值。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雖然說全世界有60多億人,但是從來沒有兩個人完全相同,即便是雙胞胎或多胞胎也不會完全相同。不論自己現在怎么樣,試著接納自己,了解自己的缺陷,我們才會少犯錯誤,避免去做一些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可是,如果一個人對自己不了解,認為自己“想要”的,就是需要的。那么,心理就會扭曲,因為欲望在無限的膨脹,而且得到的又不是自己真正“需要”的。

      就像昨天一位學員和我溝通時所講到,她的一位表姐家里條件非常好,她這位表姐特別喜歡買衣服,買來了也不一定穿不穿。有一天就送給了她一件衣服,這件衣服要好幾百,雖然可能表姐穿過、是二手的,但是這是她需要的,她非常感謝表姐,內心也非常開心。但是再看看表姐,那么喜歡去買衣服,房間的衣柜里堆滿了各式各樣的衣服,但是卻很少開心……

      2、面對現實

      也許你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還有些困難;或者你的工作可能也不盡如人意;你的愛人可能也不精明能干、體貼入微;你的孩子可能也不都聰明伶俐、順從聽話;你也可能正在遭遇著挫折和磨難……

      但是,我們只有先正視這一切,接受這一切,在此基礎上,才有改變的可能性。因為這就是現實,你需要接受現實,然后腳踏實地,我們才能有更大的收獲。

      不論現實再怎么殘酷,逃避永遠解決不了問題,逃避只能讓自己暫時得到舒適。

      3、能夠善與人處

      人生活在由他人構成的社會中,就像魚生活在水中一樣,離開了他人,離開他人的幫助,人將無法生存。

      有心理學家統計,人生80%左右的煩惱都與自己的人際環境有關。對別人吹毛求疵,動輒向他人發火,侵犯他人的利益,不注意人際交往的分寸,都將給自己帶來無盡的煩惱。

      4、敢于承擔責任

      除了襁褓中的嬰兒之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責任和工作。兒童要尊重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成年人要承擔家庭和社會的重擔,在工作中獲得謀生的手段并得到承認和樂趣。

      所以,失業給成人的打擊不僅是經濟上,而且是心理上的',它會使人喪失價值感,帶來心理危機。能夠勇敢地承擔責任、從工作中得到樂趣的人,才是真正成熟、健康的人。

      意大利著名畫家達·芬奇說:“勞動一日,方得一夜安寢;勤勞一生,可得幸福的長眠”。而逃避責任、逃避工作只能使人感到煩躁和悔恨。

      5、能控制住自己情緒

      情緒在心理健康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心理健康者經常能保持愉快、開朗、自信和滿意的心情,善于從生活中尋求樂趣,對生活充滿希望。

      反之,經常性的抑郁、憤怒、焦躁、嫉妒等則是心理不健康的標志。

      當一個人心理十分健康時,他的情緒表達恰如其分,儀態大方,既不拘謹也不放肆。

      6、善于塑造自己的人格

      人格是人所有穩定的心理特征的總和。心理健康的最終目標就是保持人格的完整性,培養出健全的人格。

      有一則印度諺語說:態度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人格,人格決定命運。我們的性格和命運正是由我們自己每時每刻的行動自我雕塑而成。

      7、有家有業

      家庭和事業是成年人責任與壓力的源頭。家庭的和睦與事業的成功絕非水火不容,它們的關系是相互促進的,"家和萬事興",無力"齊家",恐怕也無力"平天下"。只不過這里的業并不代表是自己創業,更多的是代表著有一份工作去做,能夠經常與其他人和睦相處。

      在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時,更應具備一個健康的心態

      8、取之有道

      “君子好財,取之有道。”一方面是說光明正大的增加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說是以一個健康的心態對待自己的私欲。在嫉妒和眼紅之外,以一顆平常心對待花花世界里的誘惑。老天總是會把機會給那些勤奮的人的。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3

      心理健康的標準一般有十點:

      第一有足夠的.安全感

      第二有自知之明

      第三對生活有著合適的目標

      第四和現實環境一直有接觸

      第五保持人格完整和諧

      第六有學習的能力

      第七有不錯的人際關系

      第八能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九有適度的個人需要

      第十有自己的性格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4

      心理健康的標準可以從以下三個層次來理解:

      1、自己心情處于以愉悅為基調的平靜狀態,就是自己的情緒和思維活動是比較平靜、有愉悅感的狀態,可以理解是心理健康的背景或基礎。

      2、承擔的基本社會角色能夠完成,并且能夠從中體會到樂趣,像工作或者學生階段就是以學習活動為主,在家庭中要承擔自己作為子女、父母,或者妻子、丈夫這樣的角色,能完成相應的活動,承擔相應的`角色賦予的活動或事務,從中能體驗到愉悅感。

      3、對社會問題有自己比較全面的理解,能夠比較客觀、全面的理解社會現象,能夠合理看待社會中出現的各種現象,做出以積極為基調的解釋和解讀,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能夠承擔志愿性的活動,這是更高層次的心理健康的表現。

      這三個層次的標準是基本的,心理健康是比較復雜的概念。在專業領域內不同的人制定標準也是不完全一樣的,但是前面談到的這三個,從自己到承擔基本的社會角色,再到對整個社會活動的理解,這幾個層次應該是基本的體現,這幾個方面能夠達到心情愉悅、平靜,然后有積極的面對各種問題,這種狀態就符合心理健康的基本標準。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5

      未成年人的心理健康包括六個方面,即智力發展水平、情緒穩定性、學習適應性、自我認識的客觀化程度、社會適應性、行為習慣。

      智力發展水平

      雖然智力發展優秀者,并不一定擁有健康的心理,但如果智力發展水平低下,那將對心理健康有極大影響。因此,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其智力發展應屬于正常。相反,若智力水平低下,心理健康狀態也會下降的。

      情緒穩定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一般是心境良好,愉快、樂觀、開朗、滿意等積極情緒狀態占主導,但同時又能隨事物對象的變化而產生合理的情緒變化。

      所謂合理的情緒變化是指,當有了喜事時感到愉快,遇到不幸的事時產生悲哀的情緒。此外,還能依場合的不同,適當的控制自己的情緒。

      學習適應性

      一個心理健康的小學生通常喜歡學校、喜歡上學,覺得學習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感到輕松;對學習的內容往往抱有濃厚的興趣,樂于克服學習上遇到的困難;學習效率高。

      自我認識的客觀程度

      心理健康的學生能順利地從以自我為中心去向自我中心階段轉變;能將自己同客觀現實聯系起來,主動從周圍環境中尋找評價自己的參照點,對自己的認知開始表現出客觀性。

      社會適應性

      心理健康的學生往往具有獨立生活的`能力,自己的日常生活事務能由自己來料理,能適應不同環境下的社會生活,樂于與同學、老師交往,讓自己融入集體生活,自覺用社會規范來約束自己,使自己的行為符合社會的要求,而不是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孤立起來,與周圍的人群格格不入。

      行為習慣

      心理健康的學生一般有良好的行為習慣,對外部刺激的行為反應適中,不過度敏感,也不遲鈍;他們不會因雞毛蒜皮的事情而大發脾氣,也很少出現讓人覺得莫名其妙的舉動,其行為表現同他們的年齡特征相吻合。

    【成人心理健康的標準】相關文章:

    心理健康的標準-心理健康標準有哪些07-23

    心理健康的標準10-15

    心理健康的標準03-17

    兒童的心理健康標準12-07

    寶寶心理健康標準06-14

    幼兒心理健康的標準12-26

    什么是心理健康的標準?03-29

    少年心理健康標準03-14

    幼兒心理健康標準03-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污WWW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人成亚洲区| www亚洲欲色成人久久精品|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免费| 精品无码人妻久久久久久| 91精品在线看|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精品人体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精品在线| 2022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欧美日韩国产成人高清视频,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 |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网友偷拍日韩精品|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久热精品人妻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无码WEB| 天天爽夜夜爽精品视频app| 国产福利91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久久精品一本到99热免费| 亚洲精品天堂成人片?V在线播放| 久久激情亚洲精品无码?V| 国产精品伊人久久伊人电影 | 精品亚洲成α人无码成α在线观看| 99热日韩这里只有精品| 精品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11|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国产精品你懂的| 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1精品国产91久久| 亚洲午夜久久久精品影院| 欧美精品第欧美第12页| 2020最新久久久视精品爱|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国模精品一区|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