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若是不死不傷,誰會在乎心理健康?

    時間:2020-10-08 17:25:49 心理健康 我要投稿

    若是不死不傷,誰會在乎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是我們最容易忽略的方面,說實話,若是不死不傷,誰會在乎心理健康?

    若是不死不傷,誰會在乎心理健康?

      抑郁癥最近火了,因為一個28歲、風頭正勁的青年忽然就走了。

      關于抑郁很多人早寫過文章,但是傳播的熱度肯定遠遠不如這次。

      說心理健康還得瞅準個爆炸性事件,而且這些事件多是惡性的,搞不好會被人說是賣人血饅頭。

      可若是不死不傷,誰又會在意心理健康?

      記得有一次借陳冠希罵林志玲的事件講情緒健康,結果有人看完立刻勸我歇會:想太多了吧你,有這功夫還是多干點實際工作好!

      意思大概是:吃飽了撐的沒事干才會考慮“情緒”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天天白活心理,好像誰都有病似的!

      1、“心理”這個東西

      心理這東西到底是啥呢?

      表面上它和吃喝拉撒睡這些具體的事情沒關系,就像頹廢貴族才會談哲學一樣,屬于另一個可有可無的層面。比起心理,有正事的老百姓只關心皮囊。

      可吃不好,睡不香,甚至活不下去,這到底是生理的毛病呢,還是心理病了呢?不大好分清楚吧?

      有些心理問題就是從生理來的,而有些生理問題竟然是為了保護心理才出現的。這兩者本來就是一體的,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沒有獨活。

      既然我們可以很平常心地把生理當做一門科學,為什么不能很平常心地對待心理呢?它不也就是人體科學的一部分嗎?

      身體扛不住的事,誰都會悠著點;心理扛不住的事,卻不予理睬。

      對心理健康的長期忽視,就像對一臺車,只肯擦拭表面的灰塵,卻不愿意定期從內到外徹底保養一樣。等到小毛病一點一點占據大好江山,就只能坐等隨時崩潰了。

      2、心理不正常

      其實大多數人對心理健康的定義并不清楚。心理健康是指不古怪嗎?也可以這么簡單理解,心理健康首先就是心理無異常。

      按照專業領域的公認標準,心理異常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一、偏離常態。

      只要不尋常的行為都是異常的嗎?在大群體中只占少數或統計學上存在差異并不一定是行為異常的標準,盡管如此,這還是經常被用來判斷心理是否異常。

      比如在當前的.社會,除了特定的和宗教有關的行為,看到和聽到不存在的東西一般被認為是不正常的。

      但在文字出現之前的社會,幻聽幻視并不被認為是異常的。所以這個標準不是恒定的,只是基于現在的認知。

      二、社會偏差。

      通常我們會把自己無法認同的行為認定為“有病的”,不會接受它們。這一條也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原則。

      比如在我們的文化里任意懷疑陌生者的人會被認為是多疑和過于緊張的,但在食人族部落文化中,這是正常的,你不警覺可能會被吃掉;

      同性戀在過去被認為是心理障礙,還可能因此獲刑,但現代精神病學已不再將同性戀認定為心理疾病。

      如果這一條標準能早點制定的話,計算機之父、英國數學家圖靈就不必被強制注射女性荷爾蒙進行化學閹割,這位功勛卓著的奇才也不會因為個人生活不符合社會準則而選擇自殺了。

      三、對現實的錯誤認知和解釋。

      通常情況下我們的感覺和認知系統能使我們對環境形成正確的心理表征。缺乏客觀刺激而產生的幻視和幻聽等被稱作妄想癥,比如毫無根據地認定FBI會派人來殺你。

      四、嚴重的個人痛苦。

      害怕、焦慮、抑郁導致的長期處于痛苦狀態是不正常的。

      有明顯的痛苦源刺激比如喪失親人等引發的情緒反應是正常的,但經過一段適應和緩解的時間仍然長時間存在情緒反應,或者這種反應嚴重損害個人的能力和功能則被認為是異常的。

      五、適應不良和自我挫敗行為。

      導致痛苦而不是自我實現的行為,將我們的能力限制于特定角色或者不適應環境的行為被認為是異常的。比如重度酒精依賴,廣場恐懼癥等。

      六、具有危害性。

      如果一個人的行為對自己和他人造成危害也被認為是不正常的。比如生活中一些人因為壓力威脅別人或者企圖自殺。

      從上面六條標準可以看出來,心理異常的判定并不是絕對的標準,它是隨著時代、社會準則、文化、具體情景的變化不斷調整的。

      心理異常和心理健康其實是心理狀態的不同位置點,它們的差別更多是程度上的。每個人都有或多或少的不正常,就像我們的生理也不可能百分百健康一樣。

      如果生理上你做不到從來不去醫院看病,心理上你也不可能做到一直沒問題。人類社會發展得越快,面臨的壓力越大,心理問題的存在就越普遍,你有病別人也有。

      了解到這些,就能明白把心理看成沒用的東西或者凌駕于生理需求之上都是沒必要的。拿出平常心,才不會在心理有問題的時候羞于啟齒。而這種羞恥感是心理問題不能解決的第一重障礙。

      另外,人們對心理咨詢師等從業者的防備和成見也是尋求正常幫助的障礙。《老友記》里菲比“學心理的”男友,被塑造成了不在乎他人隱私、刀刀戳中別人內心的討厭鬼。這正是一般人對心理咨詢師的普遍看法。

      什么時候看心理門診就跟出門買菜樣,見心理咨詢師就像會老友吐真言似的,心理障礙可能就不算事了。

      3、防病于未然

      除了那些危害性行為,心理健康的意義更在于理清自我實現的通道。

      任你博取艷羨無數,還是空有挫敗孤獨,當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卻都只剩下惶然失措。

      那些對現實不夠好的視角和心態、對關系錯誤的認識和依賴、對個人的貶低或不公的評價,讓我們無力適應這個社會,更不可能獲得幸福。

      追求外在“實際的東西”之前,最好先建立起迎接一切的心理基礎。能面對欲望煎熬、惡意中傷,也能承受得起愛和成功;在不斷前行的同時,還不忘保養好這顆特別容易受傷的心。

      積極心理學之父塞利格曼率先改變了傳統心理學過于關注疾病的角度,轉向對希望、樂觀、寬容、感恩、積極情緒和幸福等的研究,這些內容有助于我們了解如何積極地改變。

      心理健康才是真正需要不輸在起跑線上的,早明白早幸福。

      名醫扁鵲有三兄弟,扁鵲說他的醫術在三兄弟里最差,可世人只知道扁鵲。這是為什么?

      扁鵲說:“大哥治病,是治于病情發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鏟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

      二哥治病,是治于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于本鄉里。

      而我扁鵲治病,是治于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認為我的醫術最高明,名氣因此傳遍全國。”

      何必要等到痛苦破門而入才慌張地放血施針,現在就開始了解自己,獲得身心和諧之道不是更好嗎?

      治之無名,使之無形,防病于未然才最省力、最科學。

    【若是不死不傷,誰會在乎心理健康?】相關文章:

    怎么化妝不傷皮膚10-10

    怎樣化妝才不傷皮膚10-08

    化妝不傷皮膚的技巧10-08

    怎樣喝咖啡不傷胃10-09

    不傷害皮膚的化妝方法10-10

    如何正確燙發不傷頭發10-09

    如何做到與人爭辯不傷和氣-與人爭辯不傷和氣的方法10-30

    在乎成功的職場勵志語錄06-28

    你若是高徒定不錯過真師勵志文章09-18

    測測誰會是你的守護男06-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日韩精品专区| 国产精品国产三级国产a|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伦理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拍天天在线|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9999高清| 国产成人精品无人区一区|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久久久久久|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 久久亚洲av无码精品浪潮| 九九精品成人免费国产片| 嫩草伊人久久精品少妇AV| 香港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 欧美精品亚洲精品日韩|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下载| 亚洲精品国产自在久久 |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av一区| 亚洲综合精品香蕉久久网97|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夜夜夜妓女网|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野外 |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网址天堂| 国产精品理论片在线观看| 华人亚洲欧美精品国产| 国产成人精品午夜福利| 无码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浪潮| 亚洲午夜精品第一区二区8050| 国产呦小j女精品视频| 精品欧美小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午夜无码AV天美传媒| 久久国产精品成人免费|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亚洲|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www|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产成人A人亚洲精品无码| 久久亚洲精品人成综合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第四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