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范文500字(精選18篇)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后,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何不寫一篇觀后感記錄下呢?快來參考觀后感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范文500字(精選18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
6月17日上午9點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準點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一激動的人心的時刻,也牽動著千千萬萬學子的`心。新垛中心校小學部利用大課間,組織學生全程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過程。
直播過程中,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此次師生觀看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發射的現場直播,共同感受偉大祖國在航天事業發展上取得的舉世矚目成就,更加激發師生愛國愛黨、崇尚科學和樹立宏偉的理想信念。學校將經常會引入時事大事件,讓學生時刻了解國家大事,關注社會動態,以此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2
戈壁大漠,塔架高聳,載人航天發射場內,神舟十二號船箭組合體蓄勢待發。時隔五年,太空即將再次迎來中國人的造訪。
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預計將發射升空。此次飛行乘組由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備份航天員為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作為我國空間站建造的首次載人飛行,神舟十二號任務承上啟下,十分關鍵;恰逢黨的百年華誕,載人航天工程全線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我國航天事業建設發展的輝煌歷程中汲取經驗力量、提振信心斗志,全力投入任務準備工作,書寫中國航天新華章。
6月16日上午11點,執行本次載人飛行任務的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
6月16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問天閣與中外媒體記者集體見面,并回答記者提問。航天員湯洪波、聶海勝和劉伯明出席。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此時執行我國空間站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可謂意義重大。作為航天員,他們有什么特別的感想和期待?
聶海勝是一名航天員,也是一名有著近35年黨齡的黨員。成為航天員的20多年來,他親眼見證了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從“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的飛行,由艙內工作到太空漫步,由短期停留到中期停留的發展過程,也親身經歷了載人航天工程全線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開拓創新、飛天逐夢的.每一個光輝時刻。
中國載人航天的發展凝聚了中華民族的千年飛天夢想,為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增添了壯麗篇章。“我們前進的每一步,也都承載著黨、國家和人民的厚重期望;我們每向前一步,也代表著人類向太空不斷探索的勇敢與執著,都將為人類和平利用太空貢獻中國人的智慧和力量。”聶海勝說。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3
自古以來,人們對浩瀚的宇宙就充滿著遐想,隨著科技的發展,人類漸漸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太空。但質疑的聲音也逐漸傳來:探索外太空是否是勞民傷財呢?
時至今日,由于地球資源有限,世界上的航天強國紛紛將探索的腳步邁向外太空,而太空廣闊無垠,擁有豐富的空間資源,如高真空、太陽能、月球、微小行星等。
此外,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gps導航系統便離不開航空事業的發展。近年來,航天技術在開發航天器高位置和高速度資源以獲取、傳輸和轉發信息方面取得了明顯成就,獲得了巨大的利益,例如通信衛星、遙感衛星的廣泛應用。
另一方面,隨著軍用航天器的迅速發展,各種軍用衛星、載人航天器、彈道導彈與反彈道導彈等空間新式武器形成了一體化的太空戰場軍事系統,并將在聯合戰役中發揮重要作用。而眾所周知,沒有穩固的國防,我們的幸福生活就難以保障。
沒有今天的投入就不會有我們明天的`。航天事業的進步會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航天科技的應用會對人類產生重大的影響,只有社會不斷的進步,科技的不斷發展,我們的生活才會越來越美好。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4
此次任務,航天員在軌停留時間長達3個月。時間長,意味著航天員面臨的挑戰更大。長期飛行中應急事件出現的.概率大大增加,各類應急故障情況下的應急救生、緊急撤離、緊急救援、待援、故障處置等艙內外的應急操作,都對航天員自身素質能力提出了高要求。
“3個月的時間跨度前所未有,長期在失重和密閉狹小環境工作,要求航天員具備極好的身心素質。”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設計師黃偉芬說。
據了解,航天員神舟十二號飛行乘組6月10日進入發射場,開展了全系統發射演練的專項訓練,飛行手冊的復習、體育鍛煉、心理放松等專項訓練,參加了升旗儀式,種植紀念樹、瞻仰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等活動,圓滿完成進艙確認,為執行神舟十二號飛行任務做好充分準備。
“本次任務航天員乘組選拔按照‘新老搭配,以老帶新’的方式,結合飛行經歷、相互協同能力等方面選拔出飛行乘組和備份航天員,并周密制定了航天員訓練方案和計劃,開展地面訓練和任務準備,每名航天員訓練均超過6000學時。”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助理季啟明說。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5
載人航天是人類航天活動中系統最為復雜、難度、要求最嚴的系統工程。按照空間站建造任務規劃,今明兩年將實施11次飛行任務,包括3次空間站艙段發射,4次貨運飛船以及4次載人飛船發射,于2022年完成空間站在軌建造,建成國家太空實驗室。之后,空間站將進入到應用與發展階段。
每次飛行任務都是一項“大工程”,背后凝聚著成千上萬人的心血智慧。為確保任務順利實施,各系統各單位全力備戰,以優異成績迎接建黨百年。
巴丹吉林沙漠深處,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垂直總裝測試廠房內燈火通明,人影綽綽,工作人員穿行在飛船箭體與測試儀器之間,日夜奔走忙碌。
航天事業被形容為“千人一發箭”,任何環節都事關成敗,誰都不能掉以輕心。作為中國航天員進出太空的航天母港,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一絲不茍的態度搭建安全的“登天梯”。
“數十人的吊裝團隊協同執行任務,每一步操作都不能出錯,吊裝對接誤差更是小而又小。每個產品只允許一次吊裝落位成功,沒有重來的機會,不能有絲毫閃失。吊裝對接火箭,一圈數十個螺栓要一次性全部對準連接。”基地工作人員石創峰承擔吊裝工作,為了做到既快又穩,他自創訓練方法,在吊鉤上系著焊條,操作吊車從高空將其插入啤酒瓶口里。練到最后,他和同事揮動笨重的'吊車鐵臂,就像揮動自己的手臂一樣靈活自如。
飛行千萬條,安全第一條。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團隊把保護航天員生命安全作為底線,在神舟十二號發射、飛行、對接、停靠、返回等任務各階段,都準備了確保航天員安全的預案和舉措,還將首次啟用載人飛船應急救援任務模式,全力保證航天員安全往返天地間。
只有真正了解載人航天工程的起點在哪里、道路在哪里,才能從歷史中汲取力量,更好地前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將由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任務準備期間,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發射隊臨時黨委帶領大家赴東風革命烈士陵園,緬懷聶榮臻元帥、眾多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號召大家以強烈的責任感、精湛的技術和奮勇拼搏的精神完成此次任務,穩操接力棒。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6
聳立如巨人的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已經光榮“退役”。站在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下,大風在耳邊呼嘯。望向四周,高闊的天空下,戈壁灘一望無垠。正是在這里,老一輩航天人篳路藍縷啟山林。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廢待興、百業待舉,航天事業處于一片空白。黨中央以非凡氣魄和膽略作出發展航天事業的偉大決策,航天人吹響了中華民族向宇宙進軍的號角。
作為人類歷規模的航天器,空間站代表當今航天領域面、最復雜、最先進和最綜合的科學技術成果。11艘神舟飛船成功發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員隊伍叩問蒼穹,天和核心艙升空,中國載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關口,夢想逐步變現實。
不僅是載人航天,嫦娥探月、天問探火、北斗導航等無不捷報頻傳。中國航天起步晚,起點低,為何還發展快、本領高?
堅持黨的領導是“法寶”。每一次關鍵技術的突破、飛行試驗的成功、艱巨任務的完成,無不凝聚著黨中央的'決策和關懷,凝聚著黨組織和廣大航天系統黨員干部職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國航天事業取得輝煌成就背后,是黨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戰略支撐的決策部署,指引著航天事業前進的方向。
據統計,在載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參與其中的研究所、單位多達上百家,配合單位多達上千家,涉及數十萬科研工作者。“實施載人航天這樣宏大的工程,沒有黨中央集中統攬,沒有全國大協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周建平說。
一張藍圖繪到底,一棒接著一棒跑。在距離東方紅衛星發射塔架40多公里的載人航天發射場,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開辟攬天征途。
條件或許沒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卻是一脈相承。有人曾問兩度飛天的聶海勝和三度圓夢的景海鵬:“你們已經實現飛天夙愿,未來還打算冒這么大的風險嗎?”
“航天飛行是我們的事業,更是我們的生命,為了飛天夢想,只要祖國需要,我們隨時準備再上太空!”
6月17日,飛天英雄再踏征程!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7
今天早上,老師讓我們看神舟十二號飛船的發射,我們每個同學都迫不及待的等待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到來。
激動人心的時刻終于來了,當神舟十二號發射的時候,我們都很擔心它不能送三位宇航員飛上太空與天宮一號連接,它點火時發出的火太大了,我心里暗想它會不會引起火災呀?
隨著神舟十二號成功飛上藍天,我心中的疑團也一點一點的`消退了,心中的大石頭也終于落地了。接著火箭上的兩個小火箭落了下來,緊接著是外殼和一個副的推進器也落了下來,終于所有不必要的東西都落了下來,太陽能板也伸了出去,神舟十二號終于進入了預定的軌道,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了!所有的同學都在歡呼,因為這是中國對宇宙探索邁出的新一步,是中國對宇宙奧秘探索的又一個起點。
此時此刻,我又有了一個新的理想——當一名優秀的宇航員!
“神舟十二號”發射了,它帶走的是全國人民14億顆緊張的心。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位偉大的航天員,更是我的榜樣!
通過長時間的準備,在這一刻發射成功,這經過了中國人民的不懈努力和堅持。一個民族的智慧、一個國家的創造力,往往需要一些標志性成果來證明。神舟一次次圓滿飛行,一次次向世人昭告,中華民族完全有能力憑借自己的創造能力,在世界高科技領域占據一席之地。
祝祖國:勇攀科技高峰,譜寫中國航天事業的新篇章!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8
2021年6月17日注定是一個不平凡的日子!因為舉國矚目的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航天員乘組出征儀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舉行。這是祖國的重大事件,師生們怎么能錯過?!上午9時10分,師生們早早守候在多媒體旁,打開班級大屏幕,等待觀看9點22分的衛星發射。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準時點火發射,約573秒后,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入太空。火箭升空的那一刻,同學們歡呼雀躍,振臂揮舞,掌聲雷動!那是一種驕傲的歡呼,那是一種自豪的歡呼,那是為我國航天事業再創新高的歡呼,更是為祖國的強大而歡呼!
從直播觀看中,同學們了解到,此次,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出艙活動等工作,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此次載人飛船發射,不僅是航天事業的輝煌見證,也讓同學們看到了祖國科技的迅猛發展,激發了同學們的科技情懷。觀看結束,同學們熱情不減,撰寫觀后感,設計手抄報,繪寫科技小報,抒發自己的激動心情。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9
不知不覺都已經過了三個月了,當我想到三位宇航員即將返回地球的那一刻,我心中十分興奮。我特地看了今天下午的直播回放后,我的內心更是激動萬分,言語根本無法表達我內心喜悅的心情。他們是偉大的英雄,為我們祖國的航天探索事業做出了很大一步的貢獻。他們每天都要在空間站重復著一個個任務,盡管很無趣,可是他們卻堅持不懈,表達了對自己事業的熱愛和對祖國的真誠。
他們在空間站難免會想起自己的家人,有時可能會感到無助,但他們依舊堅持了下來,為祖國忠心效勞。哪怕每天的任務是那么辛苦,生活是那么麻煩,但他們并沒有感到不滿,反倒非常榮幸自己能為祖國效勞,因為有句話是這么說的:何其榮幸,身在華夏!
看到他們出艙的那一刻,全世界的人民都在為他們歡呼,因為我們再也不用受別人嘲笑了,我們中國也有自己的空間站了。
軌道艙脫離,推進艙脫離,打開引導傘,打開減速傘,打開主傘,隨后降落。雖然可能描述只是簡短的一段話,但處處都是驚心動魄,只要有一點點出了差錯那么便會釀成大事故。降落到地面的那一刻,給了人非常強的'視覺感沖擊感,特別是砰的那一下,那場面甚是壯觀,不知道里面的三位叔叔會不會被撞的頭昏眼花。
雖然空間站還沒有正式投入使用,但我相信,有這么多熱愛祖國的英雄們在默默的奉獻,我們的祖國未來一定會更強大,再也不會受到別人的欺凌。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0
6月17日上午9時22分,神舟十二號奔向太空,我國載人航天再啟新程。電氣系組織全體學生觀看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9時22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隨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
觀看直播,給同學們帶來了不一樣的感受,與祖國同心,伴隨著發射倒數的聲音,大家的心中也隨著聲音一起律動;伴隨著神舟十二號逐漸飛向太空,大家的心中也隨著飛行軌道一起感受著發射成功的激動與熱情,感受著祖國的日益強盛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從第一顆東方紅衛星上天,到如今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祖國一步步崛起一步步強盛,作為見證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的一員,同學們也深感自豪。
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將按照預定程序,與天和核心艙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組合體飛行期間,航天員將進駐天和核心艙,完成為期3個月的在軌駐留,開展機械臂操作、太空出艙等活動,驗證航天員長期在軌駐留、再生生保等一系列關鍵技術。
電氣系積極利用重要節日節點,深化落實“愛國主義”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引導學生繼承我國的優良傳統,不斷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自覺樹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學習的遠大理想,提高了科學素質,收到了良好效果。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1
6月17日,神舟十二號奔向太空,我國載人航天開啟新篇章。淄博華僑城黨支部組織職工觀看神舟十二號發射直播。
9時22分,隨著一聲“點火”口令,承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隨后準確進入預定軌道,順利將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送上太空,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神舟十二號飛船入軌后將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這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立項實施以來的第19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的首次載人飛行任務。
伴隨著發射倒數的聲音,大家的內心也隨著聲音一起律動;伴隨著神舟十二號發射成功,大家內心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真正感受到了祖國的日益強盛與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神舟十二號飛船的成功,以及我國天宮空間站的投入運行,也代表著我們正式在外太空空間站技術建設領域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我國也成為了整個國際社會上第二個打破歐美國家對外太空空間壟斷的國家。
大家紛紛表示將持續關注神舟十二號的太空之行和航天員的太空生活,向航天員學習不畏艱險、為國征戰的精神。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2
6月17日上午,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準點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也牽動著慶風學子的心。慶風小學積極組織學生全程觀看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發射盛況。
9時22分,隨著一聲“點火”倒計時10秒,同學們不約而同高聲倒數。點火成功,承載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的火箭,在巨大的`轟鳴聲中沖天而起,飛向茫茫太空,順利將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和湯洪波三人送上太空,發射圓滿成功。孩子們在班級中歡呼雀躍,鼓掌慶祝,紛紛表示:“太震撼了!為祖國驕傲!”
本次活動,在學生心中種下了科技強國的種子,慶風少年將學習航天人自主創新、自強不息、艱苦奮斗、勇攀高峰的民族精神,從現在做起,努力學好科技知識,為祖國航天航空事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是給建黨百年獻上的一份厚禮,也向全世界宣告,中國航天新時代到來了,這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14億中國人民的驕傲,相信在未來,我們必將能創造更多的航天奇跡,實現更大的“航天夢”,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為精彩的中國印記。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3
北京時間9月17日,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域安全著陸,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安全順利出艙,身體狀態良好。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見證這歷史性一刻,不少國內網友紛紛激動表示:“歡迎英雄回家”“中秋團圓啦!”。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的消息也傳到國外,在國外社交媒體上,不少外國網友也對三名航天員表示“歡迎”,對中國表示“祝賀”。↓
“歡迎各位回家!讓我們繼續為人類工作。”
“祝賀中國。來自印度尼西亞的.問候。”
“祝賀航天員安全著陸。”
還有網友說,“這是地球上每個人的驕傲時刻。”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于6月17日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隨后與天和核心艙對接形成組合體,3名航天員進駐核心艙,進行了為期3個月的駐留,在軌飛行期間進行了2次航天員出艙活動,開展了一系列空間科學實驗和技術試驗,在軌驗證了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圓滿成功,為后續空間站建造運營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4
從6月17日升空至今,神舟十二號航天員乘組已在空間站組合體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太空駐留時間的`紀錄。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搭載著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3名航天員成功發射升空,當天15時54分,3名航天員順利入駐天和核心艙。
7月4日,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協同配合,成功完成了中國空間站階段首次出艙活動,圓滿完成了艙外活動相關設備組裝、全景相機抬升等任務。
8月20日,神舟十二號三名航天員完成了第二次出艙活動,歷經約6小時,進一步檢驗了我國新一代艙外航天服的功能性能,檢驗了航天員與機械臂協同工作的能力及出艙活動相關支持設備的可靠性與安全性。
9月16日8時56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天和核心艙成功實施分離,航天員離開空間站組合體。同日13時38分,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與空間站組合體完成繞飛及徑向交會試驗,成功驗證了徑向交會技術,為后續載人飛行任務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5
你可知道我們國家有多么厲害嗎?下面跟著我的鏡頭來看一看吧。
2021年6月17日9時22分,神舟十二號點火;15時54分,神舟十二號與天和核心艙對接,18時48分,三位宇航員進入宇宙空間站。對了,我們中國還是唯一一個有獨立空間站的國家,世界空間站到2024年就到期了。現在,國外還在對抗病毒,而我們中國已在實現我們的飛天夢呢!
在神舟十二號里,分別有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如果說聶海勝和劉伯明是“老鳥”,那么湯洪波就是剛入手的.“菜鳥”。他們剛開始都在安靜地看資料,而好奇的湯洪波卻有些小激動,朝飛船外面瞄了一眼,難道他不知道全國人民都在看著他嗎?他似乎嫌一次不夠,還三次四次地往窗外看。到外太空的時候,他還偶爾拋一下筆,拋一下資料。最有經驗的劉伯明好像在說:“你別看,這可是全國人民都在看的呀!”而聶海勝呢,卻像“處子”,認真看著資料。
我看到這,有種驕傲、自豪的感覺;我覺得,我們國家可真厲害了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6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是空間站關鍵技術驗證階段第四次飛行任務,也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任務有以下主要目的:在軌驗證航天員長期駐留、再生生保、空間物資補給、出艙活動、艙外操作、在軌維修等空間站建造和運營關鍵技術,首次檢驗東風著陸場的航天員搜索救援能力;開展多領域的空間應用及實(試)驗;綜合評估考核工程各系統執行空間站任務的功能和性能,進一步考核各系統間的匹配性和協調性,為后續任務積累經驗。
按計劃,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入軌后,將采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對接于天和核心艙的`前向端口,與天和核心艙、天舟二號貨運飛船形成組合體。航天員進駐核心艙,執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進行工作生活,駐留約3個月后,搭乘飛船返回艙返回東風著陸場。
目前,天和核心艙與天舟二號組合體狀態穩定,各項設備工作正常,具備交會對接與航天員進駐條件。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的各系統已完成綜合演練,航天員飛行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前各項準備已基本就緒。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7
今天,我坐在電視機前觀看了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坐在電視機前,傾聽這一消息,期待著動人心扉的景象,“60秒,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
“點火。”
“呼”的一聲,這激動人心的時刻,已經開始,神舟十一號火箭“嗖”的一聲,從地上騰空而起,以時速2萬8千公里,“唰唰”的往上躥,最后,變成了一個小白點,消失在空中……
當神舟十一號飛船發射一陣時,就有聲音報道“東風雷達跟蹤正常,遙測信號跟蹤正常。","東風飛行正常。”……聽著這些聲音,我的心稍稍平靜下來了。酒泉衛星發射中心一片歡呼聲,鼓掌聲,激動的我連續鼓掌叫好,神舟九號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代表著我國的航天技術逐步提高。
這次成功的發射,是由好多人一起努力工作的'結晶。在飛船正常入軌后,航天員在飛船里一舉一動就立刻顯示到電視屏幕上來了。
看著神舟十一號成功的發射,我心中有太多的感慨了,我多么想為祖國的航天事業貢獻出自己的額力量啊。不過,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好好學習,將來,為航天事業付出勞動,為我國事業獻出自己的智慧。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 18
“24年間,3次飛天,平均相隔約8年。我的每一小步,都幸運地走在中國航天的一大步里。這份榮耀,一生自豪!”這是神舟十二號乘組指令長聶海勝的心聲。
2005年10月12日到16日,費俊龍、聶海勝駕乘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出色完成了各項操作。此時,距他加入航天員大隊,過了近8年。
1998年1月,聶海勝入選我國首批航天員。憑借精湛的`業務能力和過硬的心理素質,聶海勝入選神舟五號飛行任務備份航天員。那一次,楊利偉首飛成功。不久之后,神舟六號載人航天飛行任務提上日程。聶海勝以優異成績入選神舟六號飛行任務乘組。
2013年6月,聶海勝作為指令長帶領乘組航天員張曉光、王亞平一道駕乘神舟十號載人飛船成功進入太空,在軌飛行15天,圓滿完成與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手控交會對接、航天醫學試驗等任務。距上次執行任務,又過了近8年。
航天員隊伍里最年長的聶海勝,為了增強身體素質,各項操作技能訓練和體質鍛煉從未間斷。他在航天生理功能的骨骼代謝、心肺和心血管功能等方面始終在優良等級。
今年6月,聶海勝再次作為指令長和劉伯明、湯洪波一起執行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這是空間站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距上次執行任務,恰好又過了8年。
聶海勝一直跟其他航天員一樣,訓練,訓練,再訓練。飛天之路不是浪漫的散文詩,每一步都傾注著航天員的心血。
對于空間站,聶海勝充滿期待:“一定要把載人航天‘第三步’完成好,把空間站建好。”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500字】相關文章:
神舟十二號發射的心得體會05-12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07-14
神舟十二號發射觀后感(通用28篇)07-14
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觀后感范文07-14
神舟十二號成功發射觀后感范文(精選7篇)07-14
神舟十一號發射時間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