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圖書館公共管理與盜版書問題研究
中小型圖書館自動化建設需要解決好四個問題:制訂合理規劃;慎重選擇軟件;建設高質量的數據庫;培養適用的人才.下面是小編搜集整理的相關內容的論文,歡迎大家閱讀參考。
【摘要】在科技日新月異的今天,盜版書的技術層出不窮。本文通過對盜版書在圖書館層面存在的成因探究、現今盜版書的技術手段以及如何防止圖書館采選盜版書等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究。
【關鍵詞】圖書館;公共管理;盜版書
盜版書的概念與正版書是相對應的。業內人士習慣稱盜版書為“B版”,正版書則稱為“A版”。在當今中國,幾乎所有接觸過書的人,都不同程度地讀過盜版。客觀來說,盜版書侵犯了作者權利,也侵犯了出版社的權利,甚至侵害了讀者的閱讀感受。盡管盜版書有其違法性,但由于盜版書利潤極高,生產的違法成本低下,盜版書在我們周圍一定還會續存。所以,研究盜版書的生產、傳播、危害等對圖書館的公共管理有著巨大的意義。
一、盜版書流通到圖書館層面的成因
(一)不法出版社或個人生產盜版
在圖書發行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有些不法書商為了降低成本,謀取更大的經濟利益,就用盜版書來替代正版書進行銷售,盜版書在圖書的館配和零售平臺中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著,嚴重擾亂了圖書市場的秩序。
(二)圖書館采選環節中出現紕漏
圖書館的流通層面不應該出現盜版書,但有時銷售者將正版書與盜版書“混搭”出售,甚至在圖書館采選的圖書批銷或館配機構的集散地也不時出現。一般而言,在圖書館選購圖書的過程中,會定向與幾家書商簽訂合同,在合同中注明“書商不能提供盜版書”。但在實際操作中,仍有各種因素導致了盜版書是否會進入圖書館的流通。甚至到了流通環節,反倒是讀者發現盜版書后反饋給采編部門。
(三)圖書館采選人員自身建設問題
盜版書不僅誤導了讀者,還會向其傳授有害的、扭曲的、錯誤的信息。過去,識別盜版書,主要依靠工作人員肉眼識別,一般根據圖書外觀和紙張質量來鑒別。現今,伴隨印刷術的發展,僅憑人的肉眼已經不能鑒別盜版書與正版書,而必須利用現代化的手段。這就要求工作人員順應時代,根據現代化的要求改變工作方式,在業務上精益求精。
二、盜版書的分類現狀
(一)從盜版書的印刷過程分類
1.私下印刷增量圖書在出版方與印刷方的合同中,一般都會明確標注印刷數量,但有些單位為謀取私利,私下多印刷一定量的盜版書,以極低的價格(一般低于市場價)批發給各個零售商,來謀取經濟利益。2.重新仿印原版圖書部分實力雄厚的盜版商都會建立自己的團隊,這些團隊將原版書籍的內容重新設計再版,制造出來的盜版書效果相較于其他盜版書會更好,如果所選印刷的紙張質量也達到正版標注,便能夠魚目混珠、以假亂真。但是,這類盜版書相較于正規出版社的書籍,校對環節和編輯審核并不會那么專業認真,往往會有許多錯字、漏字,甚至前言不搭后語,影響讀者的閱讀感,尤其損害青少年的閱讀體驗。3.掃描原版書之后再版再版方式印刷出來的盜版書內容與原版一模一樣,不存在缺頁少行,也不會錯字漏字。唯一不同的是紙張的選擇和印刷效果的區別,當然版面再調整得不夠仔細的話,立刻就會出現版面模糊,再加上粗糙的紙張和低成本的印刷質量,就能看出它是盜版。
(二)從ISBN號看盜版書分類
ISBN號又稱國際標準書號,全稱InternationalStandardBookNumber,它是書號的機讀形式,是每本圖書的身份證。按規定,每種圖書的每一個不同時間的版本都有世界上唯一的標識代碼,它的組成部分是由國別號、地區號、出版社代碼、書序號和校驗碼五段來構成的。以一種書來舉例:《延安一月》ISBN:978-7-5078-3500-7其中978—國別代號、7—地區號(指中國大陸)、5078—出版社代碼、3500—出書順序號、7—計算機校驗碼。ISBN號在圖書采選查重和編目工作中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直接研究ISBN號的碼位含義、順序是否正確就能夠檢驗圖書的真偽。1.全部拷貝印刷是指印刷ISBN號、書名、著作者、出版社名等文獻外部識別和內容特征與正版圖書完全一致的圖書,這種圖書一般很難識別盜版,如果紙張較差,或者印刷質量非常離譜才能夠鑒別。2.借用ISBN號印刷其他書籍印刷方盜用正版圖書的ISBN號,制造一種與正版書相同,但書名、作者、出版社、內容都與正版書完全不同或者其中幾類項目相同的圖書。這種現象在市場上較多,而且方式方法多樣。3.偽造書號印刷圖書偽造一個并不存在的ISBN號,或制造一個順序顛倒、難以解釋的ISBN號,欺騙對ISBN號認知不那么了解的讀者。內容上,也基本與的印刷出版方式雷同。值得一提的是,2006年前,國內圖書ISBN號都是以號碼7開頭的九位數。而2006年后,ISBN號首位之前加入了前綴978,末位之后又加入了一位校驗碼。所以,同一本書不同時間的版本,它的ISBN號和2006年以前出版時命名的位數不同,不了解前因后果的采選人員就會誤作其為盜版書。
三、如何防止采購盜版書
美國圖書館學家MichaelGorman提出:“圖書館擁有三大資源——館藏;供檢索用的書目控制系統;訓練有素、知識淵博的圖書館員。”館藏在圖書館的作用非常巨大,沒有豐富的館藏和高質量的書籍,圖書館工作就無法開展。書目控制系統是圖書館的進步助推器,在現代化進程日趨快速的情況下,控制系統的日益升級支撐了圖書館的現在,也傳承了圖書館的過去,更引領了圖書館的未來。圖書館員則是第一手接觸書籍并將其采選到圖書館的人,他們的水平和能力,直接影響了盜版書是否會進入圖書館的流通。
(一)注重版權意識
圖書館作為國家在各個地方設立的公益性文化機構,在社會中擔當傳播文化、承擔正義的角色。多數圖書館采選人員具有很強的版權意識,能夠自覺維護著作者和出版社的合法權益,嚴格采購圖書,以保證讀者的需求。實際上,圖書館能夠控制盜版書,防止其侵入,無疑是對打擊盜版的有力一擊。
(二)提升業務素養
出色的采選人員可以從技術層面上判斷書籍的正版與否,比如通過上文的ISBN條碼進行選擇。盜版書雖然方式多樣、內容參差不齊,但只要依據圖書的ISBN號,依次從圖書訂購平臺、出版社發行書籍目錄和全國各大圖書館館藏數據,如:CALIS、HORIZON、IPAC2.0等系統進行認真比對,是完全能夠識別盜版圖書的。再者,通過正規的出版社進行判斷,截止到2014年底,中國大陸共有正規出版社583家,換言之,如果在這583家目錄之外的出版社,就一定不是正規渠道的出版社。還有,通過出版社各自的特色來加以判斷。比如中華書局和商務印書館等老牌出版社,影印書和線裝本就是其特色;新星出版社的選題往往貼近青少年和文藝青年;江蘇文藝出版社多出版熱門小說等等。
(三)積累閱讀經驗
“胸藏文墨虛若骨,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能讓人產生甄別好書的“第六感”,這種感覺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好的東西看的多了,那些糟粕的東西自然就“不入法眼”。小小書卷,涵蓋了大千世界,依靠著書籍的滋養,身上自然會帶一股書卷氣,言談舉止間流露出讀書人所特有的氣質,或雍容、或恬淡、或溫雅。結語“一生創作有限,盜版毀人一生。”——這是《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在微博上抵制盜版的原話。盜版書是一種客觀存在,或許我們沒法左右它,但通過自身的努力,正確認識和把握它,把它流入圖書館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參考文獻:
[1]任國祥.書人遐思[M].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16
[2]梁爽.盜版書舉例及其識別[J].上海:圖書館雜志.2012.3
[3]劉武宏、周余姣.論暢銷書、盜版書、與圖書館[J].河南: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8
【圖書館公共管理與盜版書問題研究】相關文章:
關于病案管理問題研究03-20
談公共管理案例研究02-24
對于公共管理案例研究論文11-30
物業管理公司問題研究03-18
稅源管理與征管效率的問題研究03-21
企業工商管理問題研究03-18
研究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03-19
施工管理問題及應對策略研究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