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探索論文

    時間:2023-10-23 15:05:53 生物科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探索論文

      摘要:倡導探究性學習是《義務教育生物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之一,加強生物學探究實驗教學的同時,應充分利用人教版初中生物學教材提供的豐富的探究實踐活動素材,指導學生開展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既能彌補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又能夠培養學生的探究興趣,激發學生探究熱情,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增強探究能力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學素養。

    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探索論文

      關鍵詞:課外探究實踐;調查活動;選題;可操作性

      一、課外探究實踐活動的選題

      課外探究實踐活動的選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實驗設備條件等,還要考慮學生是否有完成該課題所需要的時間和精力。對于初中學生來說,比較理想的課外探究實踐活動選題是參考其他版本的初中生物學教材的相關科學探究活動,進行適當的拓展,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參與度,還易于實施。例如,學生完成了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學“探究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實驗”后,參考北師大版七年級上冊生物學有關內容,開展“探究影響葉綠素形成的環境因素”的課外探究活動。首先,展示韭菜和韭黃的圖片,讓學生了解韭菜和韭黃是同一種植物,由于栽培條件不同,韭菜的葉片中沒有葉綠素,則為韭黃,學生由此提出“光照會影響植物葉綠素的形成嗎?”并作出假設。在設計實驗方案時,指導學生根據北師大版教材中的提示,選用長出第一片幼葉后的小麥幼苗為實驗材料,開展“探究光照對葉綠素形成的實驗”,通過分析實驗結果,得出光是葉綠素形成的主要原因。促進學生理解光是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必不可少的條件。參考不同版本的初中生物學教材開展課外探究實踐活動,不僅有利于對教材知識的延伸和理解,也有利于學生在全省統一中考模式下對不同版本教材的了解,使得學生理解初中生物學學習要求,拓寬生物學知識的廣度與深度,有利于學生認同與形成生物學思想。

      二、課外探究實踐活動的可操作性

      初中生物學教材中提供的探究性學習內容在科學上早有定論,但通過探究性學習過程,有利于學生體驗和領悟生物學思想以及生物學研究方法。因此開展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時要根據教材內容,結合現實生活實際,因地制宜地創造條件,提高課外探究實踐活動的可操作性。例如,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生物學“探究菜青蟲的取食行為實驗”要求從菜青蟲卵開始隔離飼養,觀察和檢驗菜青蟲是否一出生就取食十字花科植物,以此說明菜青蟲喜歡十字花科植物是一種本能,增強探究可信度。然而人工條件下飼養成活菜青蟲有難度,需要為菜青蟲創造適宜的溫度、濕度、光照和食物等生活條件,還要有足夠的菜青蟲數量,這樣實驗結果才有說服力。為此,指導學生根據生活經驗,用家蠶替代菜青蟲為研究對象,設計探究實驗方案,探究家蠶的取食行為,得出“蠶吃桑葉是一種先天性行為”的結論,同時激發了學生探究興趣,提高了實驗的可操作性與學生的動手能力。

      三、課外調查活動的組織

      生物學課外調查活動有利于學生了解生物科學在人類生活和生產中的運用,學習科學研究方法,掌握有關生物學技術,了解家鄉的生物資源和生態環境。因此,充分開發和利用本地的生物學教學資源,組織學生走出校門開展課外調查活動,是一種有效的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例如,帶領學生開展“調查校園植物活動”,撰寫調查報告,幫助學生初步掌握調查方法。結合有關“生態系統”“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等知識的學習,指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邊環境開展生態調查活動。學生利用課余時間,有的小組調查公園生態環境,有的小組調查居民小區綠化帶生態環境,有的小組調查漳江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為什么叫紅樹林?紅樹林為什么能生活在海水中?帶著一系列問題,學生經過小組討論、有關文獻查閱,確立了“調查紅樹林的適應性”的課題。通過實地調查和學習,學生得出:紅樹林具有胎生、泌鹽、氣根等生理現象或形態結構,以此與其灘涂生活環境相適應。課外調查活動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生物學視野,增強學習生物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學生實踐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

      四、課外科學探究活動的拓展

      科學探究是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重要途徑,應鼓勵學生敢于質疑,開展課外科學探究活動,提高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例如,開展“探究種子萌發條件實驗”過程中,學生發現實驗材料花生種子有的種皮有破損,有的子葉破開分為兩半,當學生提出破損的種子能否萌發時,教師沒有直接給出答案,而是要求學生獨立思考、小組討論,學生提出要開展課外探究破損種子能否萌發的實驗。通過實驗發現,去掉一片子葉或切去一半子葉的花生不僅能萌發,而且在相同的外界條件下與正常的花生生長相差無幾。又如學生學習了“樹怕剝皮不怕空心”的生物學原理后,一位學生發現學校操場邊卻有一棵高大的、脫完樹皮的桉樹,當學生求問答案時,筆者沒有直接告訴答案,而是鼓勵學生利用網絡資源自己得出答案。這位學生通過有關資料的查閱,撰寫了一篇“探究脫皮桉樹的秘密”的研究性學習報告,他在文章中寫道:“通過查閱有關資料,我們不僅知道了桉樹脫皮的秘密,而且增強了探索生物世界的好奇心,體會了探索生物世界的快樂和成就感。”開展課外科學探究活動,有利于培養學生勇于質疑、敢于探索與求知的精神。總之,結合生物學課堂教學開展課外探究實踐活動,在知識方面,不僅促進學生建立、理解生物學知識,還能促進學生關注生物科學在生活、生產領域的運用,應用所學的生物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在能力方面,能夠使學生正確使用實驗器具,掌握正確的實驗操作方法,提高科學探究能力與思維品質。在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激發學生學習生物學知識的興趣,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大自然、珍愛生命的情感。

      參考文獻:

      [1]廖云娣.加強實驗注重實踐[J].生物學教學,2011(2).

      [2]張文華.創新與實踐活動[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

      [3]沈偉云.基于發展學生思維品質的課外拓展探究[J].生物學通報,2016(4).

    【初中生物學課外探究實踐活動探索論文】相關文章:

    初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探索論文11-10

    初中歷史探究性學習的實踐論文11-08

    探究性教學在數學教學的實踐探索03-19

    翻轉課堂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實踐應用探究論文11-07

    音樂教育藝術實踐探究論文11-09

    教育技術裝備的實踐探索論文05-02

    兒童校外教育理論與實踐探索論文12-02

    初中美育教育探索論文12-09

    小學數學有效探究的實踐及認識論文11-07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app|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无码| 国产A∨免费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精品无码视亚|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麻豆精品久久精品色综合|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久久国产美女免费观看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欧美| 99精品视频在线观看re|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院| 亚洲精品黄色视频在线观看免费资源| 国产一在线精品一区在线观看| 午夜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无套内射迪丽热巴|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亚洲精品无码鲁网中文电影|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亚洲精品日韩已方 | 国产精品久久久99| 精品日产一区二区三区手机|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 一本大道无码日韩精品影视| 亚洲AV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无码绿巨人| 国产在线观看高清精品| 久久久久女人精品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一区二区| 热综合一本伊人久久精品| 欧洲精品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久久精品99无色码中文字幕|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ⅴ蜜臀色欲|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香蕉| 蜜臀精品国产高清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视频91精品|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中文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