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從失語走向歷史透視

    時間:2024-07-21 12:44:33 文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失語走向歷史透視

       批評界關于失語和話語重建的討論已持續了數年,至今尚無結果。因為當我們面對一個空幻的對象時只能做出種種"推測"性論斷,而無法找到具體的解決措施。甚至仍有人堅持在建立中國文論話語時首先應建立一個先驗的起點(可參見《文藝爭鳴》2001年第3期和第6期李春青、曾慶元的討論文章)。不過在我看來,理論從根本上說是文學現象的衍生物,它的發展與成形必須以現象的演變為前提。一種批評話語的邏輯起點固然重要,但這一邏輯起點卻不能先驗地生成。因此,建立中國批評話語的理路應當是這樣的:從現象與文本入手,利用全球性理論資源,尋找合適的視角與方法,進而構建與現象相適應的批評形態。在我就這一問題進行思考的時候,讀到了劉俐俐教授的新著《隱秘的河流--當前文學創作與批評中的歷史觀問題》(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這本書恰恰為我的思考提供了一個富有啟發性的例證。
           在《隱秘的河流》中,作者淡化了話語立場的形而上思考,遵循文本第一的宗旨,在對文本進行考察的同時,確立了自己的批評視角--歷史觀。可以說,劉俐俐是一個較少考慮主義而重在解析問題的批評家,這從她的《理論視野中的作家張俊彪》、《新時期小說人物論》、《頹敗與拯救》等著作中就可以看出這一點。正是長期對現象與文本的關注,使其形成了自覺的方法論意識,同時也就顯現出較為穩定的話語形態。而不是先求得某種形態,再去接觸文本。這一簡單的道理卻是相當一部分批評家所繞不出去的怪圈,它在劉俐俐這里被擱置了。從現象與文本入手,我們首先要考慮的一個問題是:中國當代文本的特點是什么?當一些學者將目光轉向中國新時期文學的后現代因素的時候,我們應當注意到,在中國的范型(或如福柯所說的"知識型")未發生根本性轉變的情形下,中國的當代主流文本始終執著于意義的追求,這種執著導致了文本的強大歷史感以及對現實的關切。正如書中所揭示的,新時期文學通過對傳統的遠與接續,展開了一種厚重的"歷史自覺意識",這種意識"是中國當代作家源遠綿長的憂患意識的特定表現,也是他們冷靜地直面人生和生活的現實主義傳統的另一側面。……文學的發展有它自己的規律,一種優秀傳統一旦形成,就會有自己的自律力量,中國從廣闊的歷史與社會的角度觀察生活的傳統和憂患意識總會極頑強地沉淀在他們的意識中"。(26頁)文本的特性決定著方法的形成。作為實驗的文本在目前的中國上將很難占有主導的消費份額,因此,面對以"歷史自覺意識"為表征的主流文學,建立一種歷史主義的批評立場就是順理成章的了。
           但《隱秘的河流》所采用的歷史主義立場并不是對歷史的還原,而是一種對歷史的"揭示"。正如弗雷德里克·詹姆森所說,"歷史本身在任何意義上都不是一個本文,也不主導本文或主導敘事,但我們只能通過預先的本文或敘事建構才能接觸歷史。"(詹姆森《與歷史主義》,張京媛譯,見《新歷史主義與文學批評》,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年,第19頁。)這個預先的本文就是一個現代性視角,通過這一視角,進入文化的語境闡釋。作者基于恩格斯的觀點,將其稱為"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所謂"邏輯",其實就是一種闡釋立場;所謂符合歷史的邏輯,也就是符合闡釋的邏輯。正是借助這種闡釋立場,作者揭示出中國當代文本中由于"現代性語境"與"古典主義人文情懷"的錯位所形成的"寓言性"。所謂寓言性,就是當具有完整意義指稱的象征文本解體之后所出現的轉喻現象。這一過程也就是中國當代歷史的寫照。中央帝國的邊緣化移位使得中國中的入世觀轉變為憂患意識,而這種憂患意識就造成了文本意義的表面斷裂。邊緣化程度越高,其寓言性就越強。于是,《隱秘的河流》的大部分篇幅都用于對中國西部文學的解讀。因為如果中國的文學是一種寓言的話,那么西部文學就是寓言中的寓言。在沉重而深情的敘事中,它既有著對民族中心的緬懷,也有著對區域中心的眷戀,其厚重的歷史感也就在這雙重的追尋中透露出來。--批評者對歷史邏輯的重構就是在這種解讀中完成的。
           新歷史主義批評在方法論意義上就是文化批評,而文化批評乃是、神話學、精神分析學、語義學等的科際整合批評。劉俐俐并未認同于新歷史主義,但她的批評方法卻是新歷史主義式的。這一做法將我引向對另一問題的思考,即,在全球化進程加劇的當今世界是否存在所謂的民族話語?任何批評話語都迅速被不同領域中的文化主體所方法化,從而消解了其話語立場,將其變為共享資源,為各自的批評對象服務,進而形成新的話語形態。或者說,當今世界不存在一成不變的民族話語,存在的只是話語整合。新型的歷史主義適用于解讀中國當代主流文學,但當主流變為非主流,非主流變為主流的時候,新一輪的話語整合又將開始,--或許這就是"話語重建"的論爭應當終結的地方。

    【從失語走向歷史透視】相關文章:

    農民工媒介表達失語現象的經濟學透視03-22

    走出“失范”與“失語”的中國美學和文論02-27

    透視現代風險導向審計03-24

    物權法的經濟學透視01-13

    品牌文化的透視及營銷策略03-22

    言文合一:走向語言與走向政治03-08

    透視智能代理和協作學習03-27

    透視MBA教育國際化03-01

    多維視角中的獨白與對話透視03-23

    淺談大學生“中國文化失語”的原因及對策03-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精品天天操| 99久久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99re6在线精品免费观看|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精品高清在线| 精品深夜AV无码一区二区|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亚洲嫩草影院久久精品| freesexvideos精品老师毛多| 亚洲精品欧美精品日韩精品| 在线欧美v日韩v国产精品v|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青草天美| 亚洲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国产亚洲精品拍拍拍拍拍| 欧美777精品久久久久网| 国产三级精品三级在线专区1| 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 九九热这里只有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福利片免费看| 免费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少妇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热RE99久久精品国产66热| 久久精品国产99久久久香蕉| 国产综合成人色产三级高清在线精品发布 | 9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毛片| 91国在线啪精品一区| 精品人伦一区二区三区潘金莲 |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中文|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伊人久久精品无码二区麻豆| 亚洲成网777777国产精品| 欧美精品成人3d在线| 久久亚洲精品无码播放| 日韩精品一二三四区| 亚洲电影日韩精品 | 亚洲精品无码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