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從古漢語常用字釋義談古漢語釋義技巧

    時間:2024-10-27 10:55:50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從古漢語常用字釋義談古漢語釋義技巧

      古漢語常用字是古漢語最基本的語言單位,是學習古漢語的基礎。中華民族的各種文化典籍,都是用古漢語來書寫的,因而,掌握古漢語的常用字,是學習古漢語的一個重要途徑。古漢語的常用字使用頻率很高,其中有一些在現代漢語中已經不再使用了,有一些雖然在現代漢語中仍然使用,但古今詞義卻存在較大差異。不掌握古漢語的常用字,閱讀古書就會遇到很大的困難。本文所寫古漢語常用字釋義及其釋義技巧,可供讀者閱讀古書時參考。

      一、古漢語常用字釋義

      1、“之”字的用法

      (1)用作指示代詞。如《左傳》:“請京,使居之,謂之京城大叔。”中的前一個“之”指代處所,是“那里”的意思、后一個“之”指代人,是“他”的意思。又如《莊子?逍遙游》:“之二蟲又何知?”中的“之”指代動物(蜩和鳩),是“這”的意思。

      (2)用作動詞。“之”作動詞,是“到、往、去”等的意思,如《史記?商君列傳》中的“商君欲之他國。”的意思是“商鞅想要到別國去。”里面的“之”就是“到……去”的意思。又如《司馬光?李愬雪夜入蔡州》中的“諸將請所之。”的意思是“各位將領請問(李愬)要去什么地方。”里面的“之”就是“去……”的意思。

      (3)用作助詞。“之”字比較復雜的用法就是用作助詞。因為根據句式及語境的不同有不同的解釋和作用。最常見的是用作結構助詞,是“的”的意思。如《禮記》:“志士不飲盜泉之水,廉者不受嗟來之食”中的“之”是“的”的意思。另外,“之”可用在主語和謂語之間,連接主語和謂語成一詞組,取消句子獨立性,可不譯。如《韓非子?扁鵲見蔡桓公》:“桓侯曰:‘醫之好治不病以為功!’”中的“之”在這里沒有實在意義,只是連接主語“醫”和謂語“治”成一詞組,用來取消其句子獨立性。

      2、“而”字的用法

      (1)用作連詞。“而”用作連詞:可表承接關系,如《論語?為政》:“溫故而知新”中的“而”是“就、然后、便”等的意思。可表轉折關系,如《荀子?勸學》:“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中的“而”是“卻”的意思。可表假設關系,如《徐珂?馮婉貞》:“諸君而有意,瞻余馬首可也”中的“而”是“如果”的意思。還可表選擇關系,和“則”差不多,常同“非”前后呼應,表示非此即彼的選擇關系,如《史記?張義列傳》:“凡天下強國,非秦而楚,非楚而秦,兩國發征,其勢不兩立。”里的“非秦而楚,非楚而秦”中的“而”為“不是……就是……”的意思。

      (2)代詞,對稱代詞。音義同“爾”,譯為“你”。

      如《戰國策?趙策三》:“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里的“而母婢也”中的“而”是“你”的意思。又如《史記?項羽本記》:“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杯羹。”里的“必欲烹而翁”中的“而”是“你”的意思。

      (2)副詞,“尚且、都”的意思。如《孟子?萬章下》:“千乘之君,求與之友而不可得也。”中的“而”是“都”的意思。

      3、“乎”字的用法。

      (1)用作語氣助詞。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問,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嗎、呢”,如《史記?淮陰侯列傳》:“今予之生地。皆走,寧尚可得而用之乎!”中的“乎”是“嗎”的意思。又如《史記?平原君列傳》:“趙亡則勝為虜,何為不憂乎!”中的“乎”是“呢”的意思。以及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相當于現代漢語的“啊、呀”,如《史記?吳起傳》:“美哉乎,山河之固!”中的“乎”是“啊”的意思。又如《孫子兵法?虛實》:“微乎微乎,至于無形。神乎神乎,至于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中的“乎”是“呀”的意思。

      (2)用作介詞。和介詞“于”的用法相似,所不同的是:“于”字及其賓語既可以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前,也可以放在其后,而“乎”字及其賓語只能放在動詞或形容詞的后面。“乎”字常常介紹出處所、原因、或比較的對象等。可譯為“在、于、比”等,如《歐陽修?醉翁亭記》:“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中的“乎”是“于”的意思。又如《宋史?岳飛傳》:“陣而后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中的“乎”是“在于”的意思。

      (3)作為詞尾形容詞、副詞詞尾。如《莊子?庖丁解牛》:“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中的“乎”表示“……地”的意思。又如《左傳?襄公29 年》:“美哉!泱泱乎大風也哉!”中的“乎”表示“……的”的意思。

      二、古漢語常用字釋義的技巧

      古漢語常用字的釋義是有技巧的,簡述如下:

      1、通過古漢語實詞的本意來分析詞義。古漢語雖然與現代漢語的差別較大,但古漢語畢竟是現代漢語的源頭,故有些字意思是相同的。可根據某些實詞在現代漢語中的意思來結合語境分析其在古漢語中的意思。如《賈誼?論積貯疏》:“猶可哀痛。”中“猶”是“還”的意思、“可”是“可以”的意思、“哀”是“悲哀傷心”的意思、“痛”是“痛苦”的意思。

      2、借助成語來分析詞義。成語:有的來自民間口語經長久演變而習用,有的來自古代典故經文人引用遂為成語,其中很多字詞的用法都沿襲了本來的意思,跟古漢語中的解釋是一致的。例如成語“日薄西山”中“薄”是迫近的意思。在古漢語中也常有這個用法。

      3、通過通假關系來分析詞義。古漢語中經常用到通假字,可通過聯想與之讀音相同或相近的字來分析其解釋意義。如《史記?鴻門宴》:“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這里用“蚤”代替同音字“早”。“蚤”本指“跳蚤”,這里借用來表示“早晨”,“早”便是“蚤”的通假字,這樣就不難理解句子的意思了。

      了解了古漢語常用字的釋義,掌握了古漢語常用字釋義的技巧,會有助于閱讀古漢語典籍和理解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燦爛文化精髓,會有助于提高閱讀、翻譯古漢語的能力和文學素養,拓寬視野。

    【從古漢語常用字釋義談古漢語釋義技巧】相關文章:

    婚姻法釋義(十)03-18

    試析《廣雅》釋義方法探析11-17

    關于使用價值的“釋義矛盾”與需求二重性03-19

    談歌詞的創作與技巧03-18

    保險公司在簽訂合同時的解釋義務及法律后果03-20

    談英語定語的漢譯技巧03-18

    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動詞義位中內化的概念角色在詞典釋義中的體現03-04

    談英漢翻譯中的選詞技巧03-26

    談英語廣告的句法特點與修辭技巧12-05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精品~无码抽插| 精品偷自拍另类在线观看丰满白嫩大屁股ass | 真实国产乱子伦精品免费|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香蕉| 国产精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精品一| 下载天堂国产AV成人无码精品网站| 宅男宅女精品国产AV天堂|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子伦| 精品人妻V?出轨中文字幕| 在线人成精品免费视频| 成人午夜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久久久久免费 |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SSS在线观看AV| 久久国产精品二国产精品| 91麻精品国产91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爱啪在线线免费观看| 亚洲国产美女精品久久久久∴ | 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精品不卡|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一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色| 欧美精品在线免费| 97久久综合精品久久久综合| 人妻少妇精品无码专区二区| 综合在线视频精品专区| 欧美大片日韩精品|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久久er国产精品免费观看8|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精品久久人妻av中文字幕|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成人片国内| 亚洲国产高清精品线久久 | 欧洲精品久久久av无码电影|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99仓本 |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