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研究分析

    時間:2024-06-09 21:13:43 哲學 我要投稿

    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研究分析

      修身文化源于中國哲學儒學思想,更是受到儒學思想的深遠影響。如何對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研究?

    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研究分析

      摘要: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源遠流長。中華傳統修身文化是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將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種適應社會、適應歷史發展的道理。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具有濃厚的哲學基礎,修身文化源于哲學,同時,哲學的發展又對修身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

      關鍵詞: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探究

      人類文化的產生伴隨著人類演化過程的信息傳遞,天地萬物的訊息產生并融匯滲透就形成了文化,而文化是獨以精神文明為導向的融匯和滲透。從詞源來看,“文化”一詞本意為耕種、養育、培育、發展和尊重。英國文化人類學家愛德華•泰勒認為:“文化是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習慣等凡是作為社會的成員而獲得的一切能力、習性的復合整體。”①《說文解字》稱:“文,錯畫也,象交文。”、“化為變化、變易、造化”。文化從本義來看是指包括語言文字在內的各種象征符號和文物典章、禮儀制度等等,其引申義則為改造、教化、培育等。中華傳統文化就是中華民族在歷史傳承演化進程中形成的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體表征。簡而言之,中國傳統文化就是通過不同的中華民族文化表現形態來呈現的各種民族風俗、文明和精神的總稱。

      一、修身文化內涵探究

      中國傳統文化的開端就以儒家學術為奠基,形成了一整套的關于對人、對社會的認識,以及對社會行為規范的追求,——即“仁義禮智信”等,也隨著社會歷史的發展而逐步以此為基礎發展為一整套趨于完善的傳統文化體系。而在中國傳統文化千年的發展歷史中形成了一種對每個人都具有普遍意義的文化現象,就是修身文化。修身文化是將為人修身的文化,是一種適應社會、適應歷史發展的道理,它以“人性之善也”(《孟子•告子上》)、“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告子下》)的思想為出發點,以“圣人之德”(《四書章句集注•中庸章句》)、“古圣先賢”(《紅樓夢》)為個人修身目標,展現了內涵豐富的修身文化體系。中國修身文化起源于人的原始體驗,是以人生實踐為起點的,進而發展和演化為一種專門之學。

      二、修身文化的哲學淵源

      中國哲學以儒、釋、道三家影響最為深遠,尤其是儒家思想更是深深地銘刻于國人的精神“心底”。修身文化源于中國哲學儒學思想,更是受到儒學思想的深遠影響。中國哲學從個人生命體的構成分析人和宇宙,認為一個生命體的諸多構成,與大宇宙息息相通于實存性的小宇宙之中——身體。②“敬身為大”(《禮記•哀公問》)的“根身”文化經過歷史淘洗和積淀,最終得出了“即身而道在”(《尚書•引義》)的哲學抽象。“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孟子•盡心章句上》的精神和文化內涵,正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也是儒學的身體觀。天人合一即為人道合一,天地為吾父母,民眾為吾同胞,萬物為吾朋友,寰宇之一切無不與我相關,一切道德活動都是個體應當承受和實現的義務。“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河南程氏遺書》),人與天是體承一道,合二為一的整體。對于修身來講,只有超越了個體小我,行仁義,盡人道,才能合乎天道,入圣域。所以,“至善”一旦落實到了“敬身”,對身體的至高膜拜就生命化了、宇宙化了、哲學化了,“不虧其體,不辱其身”(《禮記•祭義》)、“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詩•大雅•烝民》)的格言,尊身、貴身、正身、守身、潔身、致身的信條,把“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的修身提高到人生哲學的高度。中國哲學以修身為體道過程,以修身為通天理為途徑,強調了修自身即為悟宇宙之道、即為達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可見,中國哲學對修身文化具有與生俱來的深遠影響。與中國哲學不同,西方哲學在討論天與人的關系時是將二者相分離的。在西方哲學看來,個體人是在與宇宙自然的搏斗中求得生存和發展的,這就形成了人與自然的對立意識。由于天人相分,西方哲學從此就衍生出一系列的二元并立——心物并立、人神并立、主客體并立、神人權并立、自然觀與人生觀并立,理性與非理性并立、事實與價值并立、自由與必然并立等等。正是基于這種觀點,西方哲學就要分別研究自然本體和人的認識。西方哲學更多的關注是理想世界里的現實人。什么是人?人是理性的動物,人是政治的動物,人是制造工具的動物,人是文化的動物等。而在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將人的本質概括為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那么“修身”即為改造客觀世界過程中的“自我改造”,即通過個人實踐來改變自我,使個人思想意識和言行舉止更能適應客觀世界。通過中西哲學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修身具有濃厚的哲學基礎,修身文化源于哲學,甚至我們可以說:修身文化是哲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反之,哲學的發展又對修身文化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推進作用,尤其是中國哲學的發展對修身文化的發展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中國哲學的渾厚歷史積淀為修身文化的發展起到了牢固根基的作用。而且,中國哲學中修身文化自始至終突出和強調實踐之行,即“禮,履也”(《說文解字》),這又與馬克思主義哲學中人的本質是在生產實踐中形成和發展的內涵相溶互通。所以說,修身文化源于哲學,而且修身文化又縱橫于中外哲學和古今哲學。

      注釋:

      ①愛德華•泰勒.原始文化[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26.

      ②康懷遠.中國修身文化的和諧意蘊與當代教育價值[J].重慶教育學院學報,2010(5):86.

      作者:吳春巖 單位:渤海大學政治與歷史學院

    【中華傳統修身文化哲學淵源研究分析】相關文章:

    傳統體育養生的文化哲學研究提綱11-17

    文化哲學基本問題研究12-03

    人文傳統的技術哲學分析03-25

    對錢學森工程哲學思想研究分析03-27

    淺談中華文化及傳統文化03-24

    茶文化哲學思想對當代青年的影響分析11-17

    淺談中國傳統哲學概念理與西周哲學譯名之研究論文02-12

    關于文化視域下的翻譯研究分析11-17

    淺析哲學性格和大學教育的淵源的優秀論文01-26

    跨文化英語翻譯策略研究分析11-14

    • 相關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天天看天天狠| 久久久国产精品亚洲一区| 香蕉依依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精品无码APP| 国产精品麻豆入口|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无码国产69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精品福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国产精品日韩AV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成人影院 | 久久99精品久久久久久秒播| 中文精品一卡2卡3卡4卡| 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97热久久免费频精品99 |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第二页| 亚洲国产成人a精品不卡在线|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日韩精品免费视频|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 国产在视频线精品视频二代| 国产精品视频分类一区| 国产精品55夜色66夜色| 国产精品久久精品|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 99精品久久精品| 99在线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不卡|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网站| 777被窝午夜精品影院| 国产精品龙口护士门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亚洲综合专区片高清久久久| 国产成人精品怡红院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欧美久久综合| 国产精品欧美亚洲韩国日本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字幕久久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