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

    時間:2021-08-19 11:04:11 小學說課稿 我要投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就不得不需要編寫說課稿,認真擬定說課稿,那要怎么寫好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1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人教版《小學數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測量”的第一課時,“毫米的認識”。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法學法分析、教學設計這三個方面對本節課加以說明。

      一、說教材

     。ㄒ唬┙滩牡牡匚缓妥饔

      “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從知識方面來講有厘米的認識做基礎,從經驗方面來講,學生經常用到學生尺,也有用尺子進行測量的經歷。這時,水到渠成的學習“毫米的認識”,能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一個比較完整的認識。這部分知識在生活中無處不在,是學生身邊的數學。因此,本節教學不僅是學生今后進一步學習的重要基礎,也為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實踐能力創造了條件。

     。ǘ┙虒W目標的確定

      根據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和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1)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會進行簡單的換算。

     。2)使學生會用毫米作單位測量物體的長度。

      2、過程與方法方面的目標

     。1)使學生經歷毫米的含義以及1毫米長度單位觀念的形成過程。

     。2)使學生經歷實際測量的過程,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簡單的推理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目標

     。1)結合操作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2)使學生體會數學和生活的緊密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的觀念。

     。ㄈ┙虒W重難點(根據以上教學目標,我確定本節課的教學——)

      重點是:認識長度單位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

      難點是:讓學生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

      二、說教法

      本著“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原則,遵循小學生的認知規律,這節課我所采用的教法是:

      1、談話引入法

      2、現有知識與實際需要矛盾沖突法

      3、直觀教具和多媒體輔助教學相結合

      三、說學法

      新課標指出: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為此,在本節課的教學活動中我選擇如下學法:

      1、操作實踐法

      2、聯想類比法

      四、教學準備(為了開展教學活動,我打算做如下教學準備。)

      1、電教媒體

      2、為每小組準備一張估測記錄單和一把沒有毫米刻度的硬紙版做的尺子。

      3、教師準備一把米尺、一枚一分硬幣、一張電話卡等。學生自己準備常用直尺。

      五、教學程序

      根據以上對教材的分析,以及教法學法的選擇,我把本節課的教學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創設情境,引入新課

      在這一階段里,我按照談話引入、復習舊知—→實踐活動、引起沖突—→現實需要、引入新課這一流程開展活動。

      1、談話引入,復習舊知

      我抓住這一節課是新學期開始的第一節課這個契機,圍繞“學生身高的變化”這一話題展開討論。我準備這樣設計談話:今天是開學的第一天,老師有個驚喜的發現,發現大家都長高啦!你知道你現在有多高嗎?請大家估一估,這個同學的身高是多少?然后讓學生進行實際測量。并提問:剛才我們測量的數據中,有幾個學過的長度單位,你能給大家說說這些長度單位嗎?

      通過估測學生身高這一活動,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喚起學生對已知長度單位有關知識的回顧和對經驗的總結,架好了學習新知識的橋梁。

      2、實踐活動,引起沖突

      接著,我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剛才通過測量,我們知道了這個同學的身高,那么測量在生活中還有什么作用呢?

      學生可能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知道自己到底長高了沒有,還有的同學可能會說:測量能知道我們到底要穿多少號的衣服,更有的同學會說:老師,我覺得測量能讓我們知道房子呀、樹木哇都有多高,能讓我們更清楚的認識周圍的事物,也能使我們更好的做事情。等等

      我由學生身高測量這一個體事件擴展開來,引導學生放眼周圍,通過對生活現象的舉例,使學生對測量的重要性和生活中測量應用的廣泛性有一個感性的認識,體會到掌握測量方法的必要性。

      然后,組織學生小組合作,估計數學課本的長、寬、厚,并填寫記錄單。

      最后,我發給每小組一把特制的沒有毫米刻度的紙尺,要求學生對數學課本的長、寬、厚進行測量。學生測量時,將遇到的問題記錄下來,互相討論如何表述測量的結果。

      紙尺上只有厘米的刻度,學生精確測量非常困難。我有意制造這個矛盾,是為了使學生的現有知識和現實需要發生矛盾沖突,讓學生體會到:只有米和厘米兩個長度單位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準確的量出物體的長度還必須尋找一個更小的長度單位,從而產生要探索新知識的強烈欲望。這就為下面新知識的探索設置了有利的懸念。

      3、現實需要,引入新課

      這時我很自然的提出問題:同學們,要想精確知道它的長度,有什么好辦法嗎?在小組討論內一下。

      學生經過一翻思考會提出這樣的設想:我們能不能把1厘米分得小一些,或找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就好了,有的學生也可能會直接說出可以用毫米做單位。

      這時我就根據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進行引導:

      你從哪兒知道毫米的?大家都認為厘米作單位太大了,要創造一個比厘米更小的長度單位。剛才有同學說用毫米作單位,他說對了。毫米是怎么來的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

      從而進入第二階段。

      第二階段:探究體驗,形成知識(在這個階段,我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了如下版塊)

      版塊1、認識毫米及毫米和厘米的關系

      這一階段,首先讓學生獨立觀察直尺,然后配合學生的匯報我準備采用多媒體進行演示。(這是一個放大的直尺)通過動畫,清晰的反映出毫米和厘米的關系,對學生的有意注意進行正確的導向,提高課堂效率,突出了“1厘米等于10毫米”這個教學重點。

      版塊2、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我準備組織學生進行如下活動)

      (1)讓學生回憶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1毫米。

      (2)我借助1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明白這些東西的厚度大約1毫米。

     。3)讓學生閉眼想象并用手勢表示1毫米的長度。

     。4)讓學生想想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長度、寬度、厚度大約1毫米。

      (5)用手勢表示2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長度。

      (6)說一說,測量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長度一般用毫米做單位。

     。7)完成p3做一做,讓學生體驗測量的過程。

      設計這一系列的活動,目的是使學生借助實物進行類比,幫助學生更好的建立毫米這一長度單位的表象,使學生對毫米的認識逐步深入,從而突破教學難點。這樣不僅提高了估測的能力,而且還能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進一步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又能為解決生活中的問題服務的思想。

      版塊3、小結

      我由學生自主小結,暢談這節課的收獲。

      第三階段:實踐應用,拓展深化

      首先,我組織學生完成教材第5面練習一的第一題和第二題。

      然后,讓學生量數學課本的厚度(用毫米做單位)

      接著,要求學生估一估課本中的紙多少頁的厚度是1毫米?并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驗證一下。

      設計這一實踐活動的意圖,是想通過估計、測量、驗證的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長度單位毫米的理解,有利于學生毫米長度觀念的形成,不僅培養了學生用毫米做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而且還使學生體驗了逐步逼近的數學思想,有利于數學思想和方法的形成。其中量數學書的厚度解決了學生先前遇到的問題,也起到了前后呼應的作用,使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最后讓學生在成功的體驗中結束本節課的教學。

      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我采用“做”數學的教育理念,主要注重新課的引入,注重學生活動的開放性、有序性和有效性。總的設計思路為:以學生身高的變化為切入點展開教學;接著,在測量數學課本的長、寬、厚的活動中引起認知沖突;然后讓學生用眼觀察直尺、結合課件認識毫米和厘米的關系;接下來,讓學生在類比聯想中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最后,讓學生在實際測量活動中深化拓展知識。當然這是我預設的教學程序,實際上教學流程還要隨著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變化。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2

      《認識分米和毫米》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對于新的計量單位毫米,學生通過使用直尺,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計量單位分米雖然不常用,但它對學生理解長度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很有必要的。 新的課程標準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個體的發展服務。個性的和諧,理性的培養,情操的陶冶,身心發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課標所追求的目標;诖,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這個知識目標外,重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存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說教法:

      1、教學分米的認識時采用自主、合作、分層的教學策略。先測量吸管的長度,再通過牛奶盒的吸管,知道10厘米長的線段可以用分米來表示,10厘米是1分米,20厘米是2分米。然后在尺上找一找1分米里面有幾個1厘米,揭示1分米=10厘米。再讓學生用手比劃出1分米,感知1分米長的長度,緊接著讓學生畫出一分米的線段,最后說出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是1分米。

      2、教學毫米認識時利用直觀操作,采用導學法進行教學。先讓學生測量卡的厚度,硬幣的厚度,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發現問題,需要引進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在體驗1毫米時,讓學生用拇指和食指捏住硬幣或磁卡,感覺1毫米的厚度,然后用心體會。最后,教師讓學生說出日常生活中能用毫米表示單位的實物來。

      3、教學單位進率時采用引導發現法進行教學,如教學1厘米=10毫米時,讓學生觀察學生尺,引導學生知道1小格的長度是1毫米,再數一數有幾小格,從而得出結論。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3

      一說教材:

      《分米和毫米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長度單位米和厘米,有了一定的用尺度量能力的基礎之上進行教學的。

      對于新的計量單位毫米,學生通過使用直尺,已經有了一些感性認識,計量單位分米雖然不常用,但它對學生理解長度單位間的十進關系是很有必要的。新的課程標準的根本目的在于為個體的發展服務。個性的和諧,理性的培養,情操的陶冶,身心發展的'平衡等都是新課標所追求的目標。基于此,本節課的教學目標除了使學生認識長度單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長度觀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這個知識目標外,重在引導學生探索知識間的內存聯系,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實踐操作能力,簡單的推理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于實踐又應用于實踐,在操作中培養學生的細心、認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二說教法和學法:

      新課程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情感態度、培養能力的關系。在《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中,為了不讓學生一味的接受和積存知識,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心理特征,我們注重借助直觀教具和多媒體,運用多種方式,以學生為學習主體,讓學生分小組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去。他們從已有的知識經驗出發,在輕松的氛圍中通過觀察、操作、比較等一系列活動,互相合作,集體探討,獲取知識,應用知識。

      三說教學過程:

      一、用自主探究,育實踐能力本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就是讓學生學習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促進學生創新意識與實踐能力的發展;诖耍斗置缀秃撩椎恼J識》中,對于分米的教學,我把空間留給了學生,讓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通過實驗、操作、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自主探究。例如教師問:關于分米你已經知道了些什么?接著出示1分米的尺,讓學生理解1分米在尺上的長度,并通過找一找、說一說、比一比、估一估、畫一畫、數一數、量一量等環節加深對一分米長度的印象,通過自已的操作來發現知識,學習知識。

      二、 以層層引入,導數學新知接受式的學習固然同樣給了學生科學概念的結論,卻沒有給學生一個探索和探險的經歷,學生隨之失去了培養科學精神、科學觀念、科學方法的機會。會發現學生把知識拋得很快,究其原因,是學生缺乏對教學知識主動的建構過程。因此,教學《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時,對于米、分米、厘米、毫米的進率關系,我們沒有硬性灌輸,而讓學生從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經驗出發對教師所講的1小格就是1毫米,10厘米就是1分米,重新加以解釋,重新建構起新的認知結構。

      在比較、分析、推理之后,學生形成了新的知識體系,也就是不同單位的長度: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從而真正地運用所學知識,去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某些實際問題。在認識毫米時,教師先讓學生量一量數學書的厚度,問:你發現了哪些有關毫米的知識?當學生說出直尺上一小格就是1毫米時,教師立刻出示課件并引導問:那么1厘米有多少毫米呢?讓學生來數一數,得出1厘米=10毫米。教師繼續問:那么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大約是1毫米呢?請學生量一量,了解生活中一毫米厚的物體有哪些,加深對毫米的認識。

      三、 讓趣味練習,促知識鞏固《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學習內容應當是富于挑戰性的,要有利于學生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及交流等等數學活動?墒窃谏燥@枯燥的練習中,如何來體現數學學習的挑戰性,如何讓數學練習也能深深的激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呢?我們設計了小明的日記這一環節,學生在讀日記的過程中發現了錯誤,笑聲不斷,教師就因此而提問:你們笑什么?學生指出各種錯處而改正,整個改錯過程中,學生處于一種積極的狀態,一個具有挑戰性的環節就讓數學知識一下子變得鮮活起來、生動起來,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數學的親切,久而久之對數學產生深厚的興趣和積極地情感。

    【小學三年級數學《毫米認識》說課稿】相關文章:

    小學數學《分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8-18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11-03

    小學三年級數學小數初步認識說課稿08-19

    三年級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08-14

    《直角的初步認識》 小學數學說課稿12-03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篇)11-03

    小學數學小數的初步認識說課稿5篇11-03

    大班數學《認識單雙數》說課稿08-17

    小學數學六年級《圓柱認識》說課稿08-18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AV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入口| 2022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在线成人精品国产区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a在线观看| 精品无人区无码乱码毛片国产| 国产精品18久久久久久vr|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精品|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在线| 97在线精品视频|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宅男| 2021国产成人精品国产| 亚洲欧美精品SUV|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久动漫| 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 狠狠色丁香婷婷综合精品视频| 日韩人妻无码精品久久免费一| 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国产一区| 国产微拍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一二成人精品区|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7| 日韩精品专区AV无码|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观看 |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漫画| 伊人精品久久久久7777| 四虎影院国产精品| 久久久精品无码专区不卡|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国产亚洲美女精品久久久|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片 |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在线观看| 国产99视频精品免费专区| 精品欧洲AV无码一区二区男男 |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大尺度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精品国自产拍电影|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国产精品视频网站你懂得| 国内精品手机在线观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