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

    時間:2020-07-21 12:36:27 成長心理 我要投稿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

      距離蘆山地震發生已經6天了,據最新消息,此次7.0級地震已造成196人遇難,上萬人受傷,無數人在為逝去的生命哀悼。地震災難會對個體形成強烈的沖擊,除了生命財產的損失,還有精神上的摧殘,那些受傷的心靈需要得到安撫,“心理救援”已經和生命營救、物質支援一起并列為震后救災的三大緊要任務。那么,遭遇了地震的個體會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呢?身邊的人又該怎么去幫助他們呢?為此,家庭醫生在線采訪了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理科主任余金龍副教授。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

      地震后易發生急性應激障礙 心理干預越快越好

      遭遇了地震沖擊的個體會出現哪些心理問題呢?余金龍副教授表示,因為地震而產生的心理問題主要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是指急性應激障礙,通常發生在地震后1~2天,人們普遍會有驚慌、恐懼的情緒,這是正常的,但有的可能反應強烈,出現嚴重失眠、做噩夢的情況,或表現為有強烈情感體驗的激越恐懼狀態,又或表現為情感遲鈍的抑制狀態。出現心理問題的嚴重程度跟其遭遇的情況有關,每個人遭遇的情況不同,受損害的程度不同,出現心理問題的.程度也不同。如果不幸地遭受了親人、財產的損失,身體和心靈上都承受了較大的創傷和痛苦,則出現的心理問題較為嚴重。慢性是指地震一兩年之后出現的心理問題,如焦慮、心慌、內疚、自責等,可由同類的創傷事件誘發。

      余金龍副教授表示,當面對地震這種不可抗力因素時,人們的內心會產生一種無助感,這時需要有力量來支持,所以對于地震災區人們的心理干預應越快進行越好。凡是在地震中受到傷害的人群都需要進行心理干預,尤其是女人、小孩、老人等弱勢力群體。汶川地震讓心理應激干預、心理創傷援助工作得到了大眾的認可和重視,同時也凸顯了許多的問題,一些沒有受過專業心理技能培訓的社會工作者,給受災人群造成‘二次傷害’的事例,在08年發生了不少。很慶幸,這一次心理救援明顯比汶川地震有經驗、有效率和有序得多。那么,對災區人們進行正確有效的心理援助應該怎么做呢?

      余金龍副教授指出,對于災區人們的心理援助,其實不需要太多的“干預”,只需要用心地陪伴他們,疏導他們的情緒,聆聽他們的傾訴,傾聽本身就有治療作用,并不需要太多的語言。心理陪伴不應該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而應該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思考,去感受他們的感受,所謂感同身受,并把這種感受傳達給他們。可以通過一些肢體語言、友好的眼神把力量和關心傳遞給他們。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大 3歲以前最持久

      蘆山地震中,5歲小女孩程筱被廢墟掩埋受到驚嚇,醒來后將媽媽叫大姨。4歲半的小高敏,一聽到救護車聲,就會死死地抓住大人的衣服顫抖。地震災難,對于兒童來說,就像是一個無法擺脫的夢魘。

      余金龍副教授表示,兒童青少年在平時受到父母的保護比較多,突然遭受地震這么大的沖擊,如果遭受了地震失去父母的痛苦經歷,受到的心理傷害是非常大的。有的孩子會處于一種“精神休克”的狀態,不言不語不動,不吃東西,也不流眼淚,表情呆滯,反應遲鈍,這是嚴重心理創傷的表現。在進行心理援助的時候,兒童是重點關注對象,可通過觀察和多交流來發現孩子的不正常反應。

      也許很多人都認為,年齡越小,對地震災害的印象越模糊,感受不深刻,受到的傷害也越小,這種看法其實是錯誤的。余金龍副教授解釋說,從心理層面來說,年齡越小,受到的傷害反而越大。小孩子因為沒有語言能力,所以感受能力特別強,在3歲以前失去父母的孩子心理傷害最嚴重,因為他們還沒有獨立自主生活的能力,失去父母就意味著失去了生命的保護和支撐。現實生活中就有很多因為父母鬧離婚而導致心理問題的案例,所以,越小的孩子越需要得到關心和保護,災后重建時期,希望能給他們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包容理解的成長環境。

      “理性救災”沒錯 感性也不可少

      08年的汶川大地震留下了難以抹滅的傷痛,也留下了寶貴的救災經驗,人們對于此次蘆山地震表現得更理性更鎮定,“給生命讓出通道”、“理性救災”的呼聲在網絡上此起彼伏。對此,余金龍副教授表示,“理性救災”是非常正確的,不能盲目沖動地跑到災區去搶占資源,但是也不能太理性,太理性的話會缺少溫情,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遠了,感受不到人們相互之間的關心,對心理援助是非常不利的。最好是能夠將理性和感性結合起來,譬如賑災晚會籌善款,就是一種感性的方式,希望大家都能夠理性救災,感性助人。

      采訪專家簡介: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理科余金龍副教授

      現任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心理咨詢科主任,精神醫學教研室主任。擅長精神分裂癥、抑郁癥、雙相障礙、強迫癥、失眠癥、焦慮癥、社交恐懼癥、創傷后應激障礙、兒童青少年期各類精神疾病和心理障礙的藥物治療、催眠治療和心理治療。

      目前擔任廣州市精神科醫師協會副主委,廣東省精神科醫師協會常委,廣東省精神醫學會常委,廣東省心理衛生協會常務理事,廣東省醫院協會精神病院分會常委,廣東省藥學會神經與精神藥學專家委員會委員,廣東省心理咨詢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行為醫學分會委員,廣州市戒煙指導專家組成員,廣州市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專家委員會心理防護專家組成員,家庭醫生在線醫學委員會委員。長期從事精神科和心理咨詢科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臨床經驗豐富。

    【地震對兒童心理傷害】相關文章:

    美甲對身體有什么傷害10-08

    B超對胎兒有傷害嗎11-12

    怎樣減少甲油對指甲的傷害10-05

    有關男人對女人的傷害的愛情名言08-03

    析地震對水利工程的危害與修復11-12

    心理性矮小對孩子有威脅嗎的兒童心理研究11-01

    兒童心理測試07-06

    電腦顯示器的靜電太強對人體的傷害有什么07-26

    志愿者對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影響論文07-24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女人天堂AV麻|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看| 精品国产婷婷久久久| 蜜芽亚洲av无码精品色午夜| 国产精品一区三区| 97久久精品国产精品青草| 无码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在线欧美v日韩v国产精品v| 亚洲AV成人无码久久精品老人| 精品国产热久久久福利| 500av大全导航精品| 亚洲精品国精品久久99热一| 最新精品露脸国产在线| 97国产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三级在线| 精品成在人线AV无码免费看| 亚洲精品午夜国产VA久久成人| 精品久久综合1区2区3区激情| 亚洲无删减国产精品一区| 999精品视频这里只有精品| 漂亮人妻被黑人久久精品| 一本之道av不卡精品| 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 91精品国产色综合久久| 无码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中| 久久这里有精品视频| 精品视频在线观看你懂的一区 | 91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青草|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无码| 亚洲精品国产美女久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高清视频免费在线播放 |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蜜桃图片 |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一区| 精品无码国产自产拍在线观看蜜| 国产中文在线亚洲精品官网| 国产在AJ精品| 欧美精品一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