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老年常見心理疾病 子女該咋應對?

    時間:2024-09-09 08:22:19 心理資訊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老年常見心理疾病 子女該咋應對?

      一位高級干部,退休后很不適應突然閑下來的生活,終日郁郁寡歡,最后有了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這是國家一級心理咨詢師、知名專家蔡勁林遇到的真實案例。他說,幾乎每周都會接待來做心理咨詢的老人,主要涉及三個群體:退休干部職工、空巢老人、長期有家庭糾紛的老人。

      做了10多年心理咨詢工作的蔡勁林說,每個做子女的都應重視父母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跟身體健康一樣重要,關系著老人后半生的生活質量。”

      出現問題

      空巢老人易感覺“被拋棄”

      蔡勁林接待過的老人中,很大一部分是空巢老人,以女性居多。

      有一位母親曾找過蔡勁林咨詢。在與對方交談過程中,蔡勁林發現她已有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后來蔡勁林了解到,這位母親有一個27歲的女兒,還沒結婚就突然不跟老人一起住了,搬到自家閑置多年的老房子里。

      這位母親很不理解,卻又攔不住。有時她去給女兒做飯或者送點東西,女兒可能是因為忙工作,表現得很不耐煩。

      “這位母親跟其他大部分老人一樣,一直都把生活的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可突然發現孩子不需要自己的關心了,感覺自己是多余的,就有一種被拋棄的感覺。”蔡勁林說,這位母親越想越多,最后整夜睡不著覺,對什么事兒都表現得很急躁、沒耐心。

      蔡勁林說,其實這個群體產生這種心理很正常。孩子們到外求學、工作后,老人突然找不到自己的價值了,產生失落感。“長時間調整不過來,就會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解決方案

      別讓老人“積攢”壞情緒

      蔡勁林說,隨著經濟越來越發達,城鎮化程度越來越高,子女與父母不在一塊兒居住的情況也越來越多,應該及早關注這個群體并提前介入。

      他建議父母首先轉變觀念,把生活的重心放在自己身上,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另外,時代不同了,父母要理解孩子獨立的愿望。“同時我也鼓勵老人傾訴,有什么問題說出來,要不然壞情緒積攢越來越多。”

      蔡勁林還提醒子女,跟父母多溝通,多聽聽他們的想法。發現老人遇到心理問題了,要請專業人士制訂具體的解決方案。

      出現問題

      退休職工易有心理落差

      蔡勁林說,這個群體所占的比重也比較高,以男性居多。

      文章開頭所講的就是省內一個高級干部。沒退休時,因為是領導,每天忙著開會,處理各種各樣的事兒;退休后一下子冷冷清清的,有點不知所措。

      這位老干部告訴蔡勁林,在位置上的時候,很多人辦事都要聽他的意見,當然也免不了求他辦事。可退下來之后,不說無人問津吧,總之是沒有以前的存在感了。也可能是他心理作用,他總覺得有一些人,跟他說話的態度與以前都不一樣了。

      這位老人因為巨大的失落感,整夜失眠,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

      蔡勁林說,其實不光是領導干部,普通職工退休之后也常出現類似的情況。

      他曾為一名普通老職工做過開導。這位老職工是外地的,做了一輩子技術工,退休后兒女把他接到鄭州。“因為干了一輩子的活兒,老人閑不住,他本人也不太愛說話,所以每天除了逛逛公園,沒一點事兒可做。”

      有一天該老職工跟兒女商量,閑著受不了了,想找個地方當保安。

      兒女覺得父親忙碌了大半輩子,晚年該好好歇歇,當保安太危險,也辛苦,就沒有同意。

      老人終日悶悶不樂,一直到最后出現了健忘等癥狀,出了很多問題,兒女才帶著他來找蔡勁林。

      解決方案

      提前讓老人降低心理預期

      蔡勁林說,針對這一群體,要提前讓老人降低心理預期,退休后的生活跟退休之前不一樣。有了這個心理準備,即便退休后的日子不好,老人的心理落差也沒之前那么大。

      他給這個群體提出的建議是,退休前調整好心態。人在每個階段需要做的事兒是不一樣的,不要因為退休了就覺得自己失去價值了,依然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長愛好發光發熱。另外,要培養業余愛好,多參加社區活動。

      出現問題

      家庭糾紛讓老人有心理負擔

      蔡勁林接觸到的老年咨詢者中,還有一個群體就是因家庭糾紛產生不少心理問題。

      蔡勁林說,這個群體跟空巢老人不同,大都是跟子女一起住,因為生活習慣、價值觀念不同,兩代人之間的矛盾經常出現。

      河南商報記者采訪時,也有不少老人提到類似問題,其中以婆媳糾紛居多。

      有一位向蔡勁林咨詢的老人告訴他,很多時候自己為孩子著想,可是孩子不領情,比如對兒子花錢請保姆照顧孫子很不理解。“老人總覺得,我給你照顧孩子不行嗎?干嗎花錢找一個外人來?”

      而現在的年輕人,因為生活壓力大,覺得父母不理解自己,很少照顧到父母的心情。

      解決方案

      老人對子女生活要擺正心態

      蔡勁林說,老人覺得付出得不到回報,心理負擔會越來越重,時間長了,就會出現抑郁、焦慮等心理問題。

      “老人要擺正心態,子女的事兒主要讓子女處理。”蔡勁林說,“當然子女也要多理解父母。”

      蔡勁林發現,現在很多老年人越來越重視身體,從每天在公園里活動健身多是老人就可以看出來,但對心理健康的重視還遠遠不夠。

      “這就需要年輕人多關注自己爸媽的心理健康,它與身體健康同樣重要,都關系著老人退休后的生活質量。”他說。

    【老年常見心理疾病 子女該咋應對?】相關文章:

    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疾病有哪些_職場女性常見的心理疾病08-12

    求職該咋投簡歷08-17

    常見心理疾病有哪些03-18

    常見心理疾病癥狀01-04

    常見的地震后心理疾病02-02

    該如何應對職場小人08-10

    股票被套該如何應對08-05

    該咋根據職位選擇面試服裝10-05

    電郵簡歷該咋起郵件標題10-26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2021精品视频免费播放| 国产99视频精品专区|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久网站|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99国产精品国产免费观看|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AAA| 亚洲精品老司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福利在线观看免费不卡| 91探花福利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专区在线观看|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一 | 欧美日韩精品久久久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69SEX久久精品国产麻豆| 久久精品人人做人人爽97|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久久99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国产欧美在线观看精品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一区二区| 97精品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99热| 在线观看自拍少妇精品| 亚洲国产精品国产自在在线|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国产亚洲精品看片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内射久久久久欢欢| 中文字幕亚洲精品资源网|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 在线观看日韩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精品网址在线观看你懂的|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网成人影院| 四虎成人精品免费影院| 99热亚洲精品6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免费| 北条麻妃国产九九九精品视频| 国产叼嘿久久精品久久| 精品亚洲视频在线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