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佛語經典語錄

    時間:2024-06-04 14:15:28 佛語經典語錄 我要投稿

    佛語經典語錄2016

      《輔教篇》云:“孝出于善,而人皆有善心。”

    佛語經典語錄2016

      百善孝為先,沒有孝心的人,所謂的善心只是一幢空中樓閣,是虛幻的或者說是徒俱形式的。孝心是稍縱即逝的眷念,是無法重視的幸福是一旦錯過成為千古恨的往事。不要讓你的孝心來得太遲,更不要留下“子欲養而親不待”的傷痛和遺憾。

      證嚴法師云:“行善要及時,功德要持續。如燒開水一般,燒開之前千萬不要停熄火候,否則重來就費事了。”

      修行是點滴的功夫,要有耐性,一直保持一顆行善的心。常有人把修行誤認為是出家人的事,其實修行表現在日常生活中,是人人應有的生活修養:“修”是修身養性,“行”是端正行為。

      《大慧普覺禪師語錄》上對人們提出警告:“有一種人,早晨看經、念經、懺悔,晚間縱口業罵人,次日依前禮佛懺悔。卒歲率年,以為日課。殊不知,梵語懺摩,此云悔過,謂之斷相續心,一斷永不相續,一懺永不復造。”

      修行就是學會文明的生活,文明的生活就是于己于人都有健康向上的意義的生活,或者說是逐漸遠離一切過失遠離一切違背生命與自然規律的生活。

      海濤法師說:“為了修持慈悲心,一個人必須丟開自私的愛,這個世界有太多的愛是以自我為中心,人們只愛個人的自我。”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么對他有用使他得益?我們要用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學問、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把善良修煉成一種信念。

      證嚴法師曰:“天堂和地獄,是用心和行為造作的。不要怕天堂和地獄,要怕的是心的偏向。”

      我們之所以做出善惡的行為,是由于我們起善惡之心的結果。人們的一切善惡言行,都是由心而生起。“若能伏心,則伏眾法。”要想防止做惡業,就必須制服我們的心。

      佛說:“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宣化上人曰:“一念光明就是佛,一念黑暗就是鬼。你念念光明就時時都是佛,你念念黑暗就時時都是鬼。這個心,一念的善,就造天堂的因;一念的惡,會結地獄的果。”

      佛和魔也許只在一念之間,運用之妙存乎于心。所有的境界都是由心造成的,當你的心趨向惡時,地獄之門便打開了;當你的心趨向善時,天堂之門則打開了。

      達摩大師說:“無妄想時,一心即是佛國;有妄想時,一心即是地獄。眾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獄;菩薩觀察妄想,不以心生心,故常在佛國。”

      我們應該經得起各種物欲的考驗,堅守正義守持清心寡欲這樣最終才能避開災禍迎來吉運。

      佛說,“人的生命,只在一個呼吸間。”

      生命短促,我們應該善待自己的菩提身,思索活著的意義。生命不是用來尋找答案,也不是用來解決問題的,他是用來愉快地生活的,人生多一分煩惱,就需要有一分禪心來解救。

      紅塵凡夫,人人都需要有一顆禪心。

      夢窗國師詩云:“青山幾度變黃山,世事紛飛總不干。眼內有沉三界窄,心頭無事一床寬。”

      境由心造,心即主人,心無物欲,方寸之間皆海闊天空永無崖畔。胸懷坦蕩,宛若長空旭日煩惱則無處藏身。

      我們何不也做一個這樣的快樂佛呢!

      初祖達摩說:“不謀期前,不慮其后,不念當今。”

      行也安然,坐也安然;窮也安然,富也安然;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得失無意,看天際云卷云舒。

      這才是真正的解脫。

      燃燈法師說:“如果我們破除一切執著塵勞,丟掉身外亂性的貪婪和物欲,找回自己,這樣就能獲得身心的自然安寧、愜意、舒適、安逸;幸福的生活也隨之而來。”

      一切只知道追逐名利,而不知道享受的人心最苦累,可惜世上仍有大多數人,為了各種欲望拼命占去所有清醒時刻,只余下少許時刻來追尋生命的意義。

      證嚴法師說:“寧靜是美,安定最樂,這是習禪,修身,養性,怡悅,且最崇高最美好的境界。

      佛經的本質就是安詳,我們可以在佛經中找到“安詳”的真正意義和追求安詳的途徑,無論是誰要追求,要達到愉快、美滿、充實、瀟灑的人生境界,都絕對不能缺少一顆安詳的心。

      耕耘先生說:“人一旦失去了安詳,同時便會褪去了生命的華彩,是女孩子,不會再容光照人,是男孩子,就面目可憎。”

      是啊,倘使生活中缺少了安詳,而懷著挫折、無奈、懷疑、憂慮的心態去過活人生,那生活對生命來說,毫無疑問就是一種懲罰了,一個人要學會安頓自己的心靈,做到內心寧靜安適,我們的人生一定才會美好。

      靜慧大師說:“學佛幾十年,我對佛教最重要的體會只有六個字,看破、放下、自在。”

      所謂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別心,是非心,得失心,執著心。萬物皆為我所用,但非我所屬。我們要拋棄的是一切的執著,淡薄明心放下貪嗔癡,不絕望于人生的苦,也不執著于人生之樂。

      靜慧大師說:“苦在一切人面前都是平等的,只不過苦的方式不同而已,人活著為什么會感到很累很累呢?就是因為總是被種種外在的事相鎖迷惑,總希望得到的越多越好以至于肩上的擔子越來越沉重,以至于連步子都邁不開了。

      人生是苦的,充滿煩惱,如果放下執著,苦當下就是空,煩惱就是菩提,人生就是解脫,當下就放下,無分別,凡夫就是佛,婆娑世界就是凈土,在繁忙的人生中就能實現最大的自在。

      靈泉宗一禪師有詩云:“美玉藏頑石,蓮花出淤泥,須生煩惱出,悟得即菩提。”

      凡有奢求,必得煩惱,所以不要去追求什么,只問自己該做什么,這就是安分,求心安,求解脫,首先該做個明白人,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怎么樣獲得。明白人既能努力改變環境,更能努力改變心境,改變環境靠聰明,改變心境靠智慧。

      弘一大師說:“人生隨緣便會活的自在,能夠安分守己,不被環境所轉,心中就不會有障礙。”

      佛之隨者,不是跟隨,不是隨便,是順其自然,不怨尤、不強求、不激進,不明此意的人只是在聽天由命,他所認為的隨緣只是任之棄之,悲觀之見溢于言表。其實一切隨緣并不是消極的等待或放棄追求,而是,要用一顆平常心去看待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不刻意要求結果,關鍵是你自己是否已經做到了你該做的,你的心里是否滿意你自己,有了這樣的心態,你就不會過于執著,也就有了一顆平常心,此即隨緣。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得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于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祥,死亦安祥”了

      尊者米拉日巴說:“遠離嗔恨損害得安樂,拋棄傲慢嫉妒獲安樂,平等安住萬法亦安樂,以心觀心即得此安樂,無別智慧法界中安樂,自然而然本性之安樂,此樂于我樂樂有許多,無所希盼世間之歡樂!”

      若能一切隨他去,便是世間自在人。安樂一直存在于心性光明中,了悟這一本性就會“生亦安詳,死亦安詳。”了。

    【佛語經典語錄】相關文章:

    佛語禪心:佛語經典語錄01-06

    經典的佛語經典語錄03-31

    佛語經典語錄精選11-22

    佛語經典語錄解析12-27

    佛語經典語錄精選摘抄12-26

    佛語經典語錄摘抄03-27

    佛語經典語錄人生01-22

    佛語的傷感經典語錄04-01

    精選佛語經典語錄自在03-31

    佛語傷感經典語錄03-0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国产_亚洲人成在线高清| 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18| 亚洲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浪潮|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久久| 亚洲精品无码精品mV在线观看| 99久久国产热无码精品免费久久久久|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少妇人妻无码精品视频| 精品国产污污免费网站入口在线 | 日韩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女| 无码人妻丰满熟妇精品区| 男女男精品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91午夜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亚洲av午夜成人片精品网站| 看99视频日韩精品| 国产亚洲精品高清在线| wwwvr高清亚洲精品二区| 99久久免费国产精品热|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免费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浪潮| 99久久婷婷国产综合精品草原 | 91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免费|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千人斩| 亚洲精品无码专区久久同性男| 欧美精品黑人粗大| 欧美精品综合视频一区二区| 久久久人妻精品无码一区|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精品这里只有精99品| 精品精品国产欧美在线小说区| 丁香色婷婷国产精品视频|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国产成人久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 人妻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欧美激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亚洲国产另类久久久精品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