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fn id="w48us"></dfn><ul id="w48us"></ul>
  • <ul id="w48us"></ul>
  • <del id="w48us"></del>
    <ul id="w48us"></ul>
  • 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時間:2024-06-28 17:40:34 其他畢業論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摘要:通過對2009-2012年湖北省3個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主導品種鄭麥9023、襄麥55、襄麥25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調查分析表明,有效穗數對產量的貢獻最大,直接通徑系數為0.412 5, 其次是千粒重,為0.287 2,貢獻最小的是每穗粒數,為0.151 7,相關分析和通徑分析結果一致;不同年度間,千粒重的變異系數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數,最小的是每穗粒數。因此,襄陽市麥區應在群體適宜有效穗數的基礎上,把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作為突破口,實現三者的最佳協調關系,力爭達到產量最大化。

    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分析

      關鍵詞: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變異系數;產量構成因子;相關性分析

      Correlation Analysis on Yield Components of Wheat

      ZHOU Fang-ju,CHEN Qiao-sheng,ZHANG Dao-rong,TANG Qing-yi,JIANG Qi-bin,WANG Yan,

      LIU Xian-bin,LU Tian-tai

      (Xiangyang Agricultural Science Academy of Hubei Province, Xiangyang 441057, Hubei, China)

      Abstracts: According to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n yield and component factors of three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Zhengmai 9023, Xiangmai 55 and Xiangmai 25 during 2009~2012, effective spike number had the most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actual production(path=0.412 5); 1 000-kernel-weight was the second (path=0.2872); while grain number per spike had the lowest (path=0.151 7) correlation. The results of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path analysis were consistent. The variation coefficient of 1 000-kernel-weight during different year was the highest, followed by effective panicle; the lowest was of grain number per spike. In order to reach the maximum yield, the breakthrough should be realized on increasing the grain number and 1 000-kernel-weight based on the optimum effective spike number, and coordinate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three indexes.

      Key words: wheat(Triticum aestivum L.); variation coefficient; yield component; correlation analysis

      隨著世界糧食生產形勢日益嚴峻,進一步提高小麥(Triticum aestivum L.)產量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小麥產量是由單位面積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和千粒重構成的,在高產水平條件下,提高小麥產量,應在群體適宜有效穗數的基礎上,把增加穗粒數和千粒重作為突破,實現三者的最佳協調關系,力爭達到產量最大化[1-3]。

      目前關于小麥產量構成因素已有很多研究,但這些研究基本上是橫向比較,即同一年度間產量構成因素間的關系[2,4,5],而不同年份間產量構成因素研究較少。為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對襄陽市3個主栽品種鄭麥9023、襄麥55、襄麥25在2009-2012年的生育期及產量各因素的調查,分析了本地區小麥產量因素的相關關系,結果表明有效穗數對產量的貢獻最大,但在不同年際間千粒重的變異系數最大,進而探討提高千粒重的途徑,旨在為本地區的小麥高產、穩產栽培提供依據。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材料

      試驗材料是鄭麥9023、襄麥55、襄麥25,3個品種均為湖北省的主栽小麥品種。

      1.2 試驗方法

      試驗于2009-2012年進行,每年10月播種,試驗采用隨機區組設計,小區面積13.3 m2,3個重復,常規麥田管理。

      1.3 測定項目

      在小麥生育期間調查各品種的抗病性,小麥落黃時調查各品種的株高、有效穗數,在收獲后室內調查每穗粒數、千粒重等性狀及各小區的實際產量。

      1.4 統計與分析

      各性狀取各年度間平均值,并采用DPS軟件對其進行相關性分析和通徑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3個產量構成因素與產量間的相關性

      對3個品種的產量及其構成因素進行了相關性分析(表1),結果表明,3個產量構成因素與產量間均呈正相關,且均達顯著或極顯著水平,其相關系數大小依次為有效穗數、千粒重、每穗粒數,說明有效穗數對小麥產量水平的提高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另外有效穗數與每穗粒數、千粒重均為正相關關系,說明有效穗數的增加并不會引起每穗粒數、千粒重的下降。

      2.2 3個產量構成因素與產量間的通徑分析

      對3個品種的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千粒重3個產量構成因素及產量進行了通徑分析(表2),結果表明,有效穗數對產量的貢獻最大,為0.412 5,其次是千粒重,為0.287 2,每穗粒數對產量的貢獻最小,為0.151 7;3個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的貢獻均為正效應,通徑分析與相關分析結果趨向一致。

      3個產量構成因素對產量的凈效應均為正值,且其中任一因素通過其他因素對產量的間接效應也均為正值,說明任一產量構成因素的提高對產量均有促進作用。有效穗數對產量主要是直接影響,而間接影響較小;千粒重主要通過有效穗數對產量的間接影響而影響產量;每穗粒數對產量的直接影響、間接影響均較小。

      2.3 不同年度間3個產量構成因素的變異

      對3個品種的有效穗數、每穗粒數、千粒重進行變異系數分析(表3),發現變異系數最大的是千粒重,其次是有效穗數,每穗粒數的變異系數最小。從結果可知,在不同的年度間,產量性狀最穩定的是每穗粒數,其次是有效穗數,最不穩定的是千粒重,因此說明千粒重的調控性很大,如果在有效穗數及每穗粒數穩定的情況下,粒重增加,則產量就會有較大的突破。

      3 小結

      湖北省襄陽市處于南北過渡地帶,土壤多為水稻土和黃棕壤,質地以粘壤土為主,生態條件較為特殊,受季風氣候的影響,小麥灌漿期間降雨量偏多且高溫逼熟,大多數外引品種不適應本地特殊的氣侯條件,年度間產量變異較大。因此,該麥區要想取得豐產、穩產應以有效穗數、每穗粒數為基礎,充分提高千粒重,從而在產量上取得突破。

      綜合本試驗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有效穗數對產量的貢獻最大,但小麥的產量決定于有效穗數、千粒重和每穗粒數三者的乘積,所以如只注重有效穗數的增加可能導致千粒重和穗粒數的減少,從而使整體產量減少[1-3]。在不同的年份間,千粒重的變異系數最大,可調節的力度也最大,因此,千粒重在該麥區有很大的提高空間。很多的研究[5-7]已證明千粒重的遺傳力較高,效應潛力很大,顯性作用明顯,在育種中適合作早代選擇;在栽培上主要是通過提高灌漿強度及延長灌漿時間來提高千粒重,比如采取適期早播,保證小麥充足的灌漿時間,增加小麥的灌漿強度。抓好后期澆水,進行適當的葉面噴肥及適當噴施生長調節劑[8],進行病蟲害防治,為粒重增加創造條件,提高產量潛力。

      參考文獻:

      [1] 王建武,王進強,陸加榮,等.不同類型小麥品種產量構成因子分析[J].種子科技,2001(5):281-282.

      [2] 鄭建敏,李 浦,廖曉紅,等.四川冬小麥產量構成因子初步分析[J].作物雜志,2012(1):105-107.

      [3] 孫本普,王 勇,李秀云,等.不同年份的氣候和栽培條件對冬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J].麥類作物學報,2004,24(2):83-87.

      [4] 陳佳慧,蘭進好,王 暉,等.小麥子粒構型性狀與粒重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種業,2010(8):58-60.

      [5] 周淼平,任麗娟,張 旭,等.小麥產量性狀的QTL分析[J].麥類作物學報,2006,26(4):35-40.

      [6] 馬華平,蔣志凱,朱紅彩,等.小麥親本千粒重遺傳效應分析[J]. 河南科技學院學報,2009,37(3):1-3.

      [7] 姚金保,王書文,姚國才,等.普通小麥千粒重的配合力與遺傳模型分析[J].南京農專學報,2003,19(1):52-54.

      [8] 周芳菊,陳橋生,張道榮.小麥生育后期施用水楊酸對千粒重的影響[J].安徽農業科學,2008,36(12):4909-4910.

    【小麥產量構成因素的相關性分析】相關文章:

    開封地區氣象因素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03-17

    影響糧食產量的相關因素分析01-12

    淺析小麥早播產量高03-18

    微肥對不同筋型春小麥產量的影響03-02

    噴灌灑水與施肥均勻性對冬小麥產量的影響03-18

    企業構成要素及其作用分析03-22

    網絡分銷渠道的構成與結構分析12-07

    企業邊界的雙重因素分析03-24

    成本分析中“因素分析模型”的研究03-22

    ICU血管內導管相關性血流感染的因素及護理03-22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9999久久久久| 国产精品午夜免费观看网站| 98香蕉草草视频在线精品看| 亚洲日韩精品A∨片无码| 国产精品欧美久久久久天天影视 | 四虎影视永久在线精品免费| 麻豆精品久久久一区二区| 精品国产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精品尤物yw在线影院| 精品少妇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一区在线播放 | 亚洲av无码国产精品色在线看不卡| 国产精品成人啪精品视频免费| 国产韩国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无码日韩人妻精品久久蜜桃| 日韩在线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无码久久久久久国产|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99re66在线观看精品免费| 欧美日韩在线亚洲国产精品| 国产99久久精品一区二区| 91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一区| 国产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精品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 四虎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高清在线观看93| 久久水蜜桃亚洲av无码精品麻豆| 亚洲日韩精品射精日| 亚洲AV无码精品无码麻豆|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无码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影片| 四虎国产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精品 | 国产精品网站在线观看免费传媒| 国产剧情国产精品一区| xxx国产精品视频| 久久成人国产精品二三区|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品澳门|